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朝历史简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商朝历史简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朝历史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史记商朝历史怎么写的?
汤,曾在《汤诰》中对诸侯说“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先王言不可不勉。不道,毋之在国。”警告诸侯要遵循先代圣王的话,为政要为民众做事。“汤乃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会以昼”,汤变更历法,改易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群臣在白天朝见天子。可见,他登上帝位后,继承了先圣的德政,不负初衷,抚爱民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君主。
对于商纣,《史记》除了记载我们熟知的‘骄奢淫逸、对妲己言听计从、增加赋税、创制炮烙酷刑’等罪名二外,还有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意思识货帝纣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身高力大超出常人,能徒手和猛兽搏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绝臣下的劝谏,口才足以粉饰自己的错误,他以自己的才能向大臣炫耀,用声威压制天下,认为所有人都不如他。商纣天资聪慧,就是太过自信狂妄,不纳忠臣谏言,却偏信费中、恶来二人的谗言,最后落得国破家亡的局面。
《夏本纪》中,对大禹治水的记录,用了较多笔墨。大禹治水的内容,司马迁录自《尚书》。
《尚书》是孔子修订的儒家教科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尚书》被毁。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记忆,背诵出《尚书》28篇,其中有尧舜禹汤、武王伐纣、周公兴建洛阳城、周公平定叛乱等历史故事。
《夏本纪》中,对于大禹治水以后的内容,记录的非常简略,大致内容是:
大禹死后,启即位,启贤德。 启死后,太康即位,太康之后,中康即位,中康死后,少康即位,少康比他爹贤能……最后是商汤伐夏桀。
《殷商本纪》的记载,与《夏本纪》类似,非常简略。
因为夏商时代,史官的职责不是用笔记录历史。而是通过口耳相传历史。
到了周王朝,对历史的记录才十分详尽。周厉王被放逐后,进入共和元年。历史的记录不但详尽。还有确切的年月日
商朝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
1、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 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
商汤看到夏桀十分***,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2、景亳之命: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商朝的历史事件。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与各方诸侯参共同召开了「景亳之命」大会, 会中表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让百姓脱离暴政与苦难。商汤後来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历史简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朝历史简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