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四书五经历史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四书五经历史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经”是什么时候成为古代国家科举考试的科目的?
答:自孔子刪诗书、订礼乐以来,“四书五经”作为古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中心,可谓是皓首穷经,功名利禄全在其中了。中国“五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传统的总汇,“四书”则从北宋时代开始渐渐盛行,从而取代“五经”的地位而经宋儒(朱熹章句注解)的提倡推广成为后世朝代的国家教科书了。
“五经”,就是《周易》、《尚书》、《礼记》、《诗经》、《春秋》。秦始皇灭掉六国以后,改变了周朝分封诸侯建国的政体,统一中国,划分郡县,开始创制学者的专职官称叫“博士”,但不限于专学“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的范围才叫“博士”,而后有焚书坑儒并非坑博士而是坑儒生了。秦始皇壮年而夭,秦国亦随之覆灭。
到了西汉初期汉武帝刘彻,设置“五经博士”,才是以专治儒学五经为主的开始,从而使汉儒埋首于故纸堆中寻荣华了,而这其中受推祟的便是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了。到了汉元帝刘奭时代,更加重视儒家,因此汉代的儒家学者,注重对经学训诂考订的学问,一直延续到东汉约两百来年。两汉期间,受五***化影响而以东汉为最,古人评论说:西汉重功名,希世取宠,不尚清操。东汉重名节,取义成仁,至死不顾。两汉的经学,长期困守在训诂考证的沉闷氛围中,一到汉末魏晋时期,便有青年学者批判六经皆为糟粕,“五经”之学自此亦渐渐衰退了。
中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于当代的青年学子来说,仅仅知道的是只言片语,对其内涵精神遗失殆尽,好在当今有识之士亦竭力倡导其说,国之精魂,岂可言弃!
如何评价诸子百家中的农家?
诸子百家之一的农家,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注重农业生产的一个学派。
《汉书•艺文志》记载:“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
农家分为两派,一派以汜胜之为代表。其不关心政治,而专心于农桑树艺。另一派则以许行为代表。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主张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亲自做饭,这是一种取消社会分工的后退思想。孟子反对许行的这种观点,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著名论说。
农家著有《神农》、《野老》、《宰氏》、《董安国》、《尹都尉》、《赵氏》等著作,但是均已佚失,如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著作保存下来。农家的思想和活动,散见于诸子的其他著述中。
《易经》中有哪些生活智慧?
浅说《易经》中的生活智慧: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里的不是贫穷的意思,是穷尽的的意思,就是没路了。
《周易》提示我们:穷尽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就能够变得通达,通达之后就能够保持长久。所以,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是一句简单的俗语,是宇宙大道。
2、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事物的减损增益,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情况变了你也要变,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
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看见善行就倾心效法,有了过错就及时改正。这句与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是一个意思,也可能是夫子从《周易》中搬运过来的。
4、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时势要求停止就停止,时势要求行动就行动,或动或静都不违背适当的时机,这样的前景就灿烂光明。这是知止和知动要灵活搭配。不冒进,也不死守。
5、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我们从无数的事实中看到,许多自我吹嘘的人,自以为聪明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所以,若想取得持久的成功,就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高调就是树敌,你的成功会让一些人心里难受。所以,低调,低调,低调。
6、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精研义理,以达到了入神的境地,以达到尽致其用。利用所学到的之后,去安处其身,以崇尚品德。这是说学东西要深入,要穷究,要炉火纯青,然后把所学拿出去用。
7、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君子身处家中,提出了不好的言论,即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会违背它,更何况是身边的人呢?这是说要谨言慎行,祸从口出,你不知你的那句废话就把你自己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四书五经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四书五经历史背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