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纪录片大全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纪录片大全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韩国教科书上的历史是真的吗,古代韩国真那么强大吗?
第一,韩国教科书上的历史真***参半吧,我以前阅读过韩国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他们称之为《国史》。其中的内容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还是在大量篡改历史,举个例子吧,韩国人对高句丽非常感兴趣,现在很多人高句丽和高丽经常是傻傻分不清楚,而韩国就顺势宣称高句丽为韩国。而其实高句丽本是东北古代一个历强国,其民族已经灭亡无从查证,所以韩国就一直混谝下去。古代韩国高丽,还是挺强的,四处征战扩张地盘,建立光军司,兵员三十万,边防力量非常强大,和辽国还有蒙古国发生大型战争,总之实力很厉害。
一代更比一代强,才是理想的历史,理想的发展模式。祖先原始,野蛮,血腥,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重要的是后来人现代化,文明,这都是努力奋斗,不懈拼搏才获得的,足以自豪,也足以告慰祖先了。相反的是,如果一代不如一代,辱没先人,这个时候就要少提,甚至不要提前辈的辉煌,瘆得慌,怪害臊的,祖先不能为你遮羞,相反只会相形见绌,自取其辱。
大棒编年史
公元前20000000000000000年,韩国引爆其最小的一个反物质能量堆,制造了宇宙大爆炸。宇宙正式诞生。
公元前2000000000000000年,韩国在与跨宇宙入侵的虫族侵略者的战争中败北,忍痛放弃经营已久的大部分土地,退守***系。
公元前20000000000000年,***系下属三大旋臂不堪忍受韩国人的***,举兵反叛,将其赶往猎户旋臂。
前200000000000年,没有保住猎户旋臂的韩国人退往太阳系。
前20000000000年,韩国人放弃海王星基地
前2000000000年,韩国人引爆最后一个星球跃迁引擎,制造小行星带,并往地球上投放生命
诚实一点 说大部分人都没有读过韩国的历史教科书,只是报纸上说的比较多的是韩国人经常中国争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文明圈内的一个附属国,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难能可贵,喧宾夺主 这种态度得商榷一下了!作为中华文明圈内的任何一个国家认可中华文明,并将中华文明作为自己的文明的母体,都有义务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并且将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这一点日本做的不错
你知道,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朝代吗?
历史上并不存在被遗忘的朝代,能够称之为朝代,而不是地方政权的,更不会被遗忘,就算是地方***,只要达到一定规模,能够维持一方统治几年,历史都不会遗忘。这里所谓的遗忘,应该是指历史存在感低,不被重视,普通人群里很少提及罢了,如果翻阅史籍就会发现,仍有大量文献和史籍记载。
八王之乱
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朝代应该是西晋,他在普通人眼里甚至还不如后来退居南方的东晋。或许有些人提到西晋,只知道有个司马昭,因为他的名字随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流传于世,可惜这个司马昭还算不上西晋人,虽然他奠定了西晋立国的基础,但他并没有赶上西晋建国。西晋能够进入普通人视线的应该算是竹林七贤了,这些人活动于三国曹魏晚期到西晋初期,而且更多时间是在西晋。历史事件的话,八王之乱,只要不是历史小白,稍通历史的都应该知道。特别是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她的专权是八王之乱的导火索,关于这个丑陋凶残的皇后,历史上评论者不少,看看这些人是怎么说的;
贾南风
司马炎: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虞世南:贾后天性凶狡,以凶狡之性,役下愚之质,犹纵烈火而燎於原野。
房玄龄:妒忌多权诈。”“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
徐钧:弑姑杀子欲何为,伤败彝伦总不知。祸乱晋朝诚在己,灭亡父族咎归谁。
周昙 :贾后甘为废戮人,齐王还杀赵王伦。 一从天下无***,瓜割中原四百春。
蔡东藩:贾后凶暴未足,继以淫黩,中冓丑声,播闻中外,古今有如是之浊秽,而不至乱且亡者,未之闻也。
何止晋朝被历史遗忘,夏朝前面还有个历经1700多年的虞朝,不过社会制度不完备,以鬼神迷惑民生;还有西汉末年的新朝,从公元8年至23年,由王莽篡权称帝,这个朝代被历史忽略;还有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之前的袁世凯称帝,虽然才83天,他也起了个国号叫中华帝国。[呲牙]
我国的古代史可谓是相当悠远,在漫长的岁月里朝代的更替更是史书里最为浓重的色彩。距离我们最近的便是宋元明清,而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朝代顺序。不过仔细看来,还有那些存在于过渡时期的辽、金、夏。它们虽小虽没有像正统王朝那样被人们知晓,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却始终也有一席之地。
但是,在宋元期间,一个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里失去了踪迹,更是被人们所遗忘。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小学课本姓氏歌中的开头,也是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一些姓氏。然而对刀这个姓,想来大多人都很陌生。不过当我们一直向南就会发现,云南地区的傣族中就有不少刀姓。傣族的刀姓属于皇赐姓氏,原本刀是汉姓。宋理宗时期,将它赐予给了当时刚刚继承父位的岛亨龙。
由此之后,刀就成了云南傣族的贵族姓氏。在那个年代皇帝的赐予代表了无上荣光。紧接着公元一千三百多年,云南西双版纳就诞生了第一位傣族之王。
当时的西双版纳地区战乱不断,部落之前你抢我躲。所以他们的顶头上司大理国就派兵以求平乱。可我们都知道雨林危险,当时技术医疗落后。途中很多兵士就都死了。再后来一位叫帕雅真的勇士出现,平定了西双版纳地区。最后在上司大理国允许的情况下,他在西双版纳建立国度勐泐,成为了傣王。
中国古代的***很多,有统一全国的也有割据一方,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一般只有大一统***才能被称为“朝代”。
封建社会统一的朝代一共有十个:秦、西汉、新、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另外还有几个分裂时期,包括三国、东晋与十六国、五代十国、宋辽金夏时期,其中宋辽金夏时期的宋辽金也可以分别被称为宋朝、辽朝和金朝。其它分裂时期也会有正统,例如三国一般以魏为正统,五代十国以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正统。而正统王朝周边也会有一些小***,如汉朝是的西域三十六国,[_a***_]时的吐蕃、渤海。
在统一王朝灭亡时也会出现很多地方割据***,这个数量就非常多,例如元末陈友谅称帝国号大汉,隋末王世充建立的郑国,金国末年的东夏(看过《盗墓笔记》的都知道),这些割据势力灭亡的都较快。
封建社会之前的奴隶社会有三个朝代也就是夏、商、周,至于夏朝之前有人说还有虞朝则即根据不足也不被历史学界所认可。
可以说很多历史外行人对于统一王朝都不是很熟悉,那么突然听说一个割据***当然会觉得似乎是被遗忘的朝代。
偶尔考古发现的一些商、周时期的古国在史书我都有记载,至于比夏朝更早考古发现的遗迹只是一些村落或者城镇的遗址,远远谈不上朝代。
北京的街、坊、巷、胡同,你都知道来历吗?
一般老北京人都习惯管邻居叫街坊,街是街、坊是坊,这是两个不同的名词,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名词。其实汉语里这样的词多得是,随便就能举个例子,比如规矩,规是规、矩是矩,原是两种工具,放在一起就成了标准、法度的代名词。
咱们从大到小来,先说说坊:北京从元大都时期开始实行坊制。坊字在汉语里有多种解释,这里的坊指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成的若干个区, 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北京的城门以外一里左右区域叫关厢,如今还保留有德外关厢、广外关厢等地名)、郊外为村。
元大都建成之后,北京城内被分成五十坊;明朝初期,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北京城垣发生变化,尤其是嘉靖年间加筑外城之后;清代,内城虽然被八旗占据,但那只是代表八旗“分包管理”的片儿区,坊、街、巷、胡同多有变迁和易名,但大体沿袭明代规模。据清代的《宸垣识略》记载,那时的北京已经没有五十坊, “只剩下”三十四坊:外城八坊、皇城六坊、内城二十坊。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些坊早就不在了,西城(原宣武)区有个地名叫:白纸坊,这恐怕是硕果仅存的坊名了。
至于胡同:胡同即小巷、南方多称巷子、里弄、弄堂等,只有一排排民居之间构成的通道才叫胡同。普遍认为胡同一词来源于蒙语“忽洞格”(音)的音译,是水井的意思(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至今仿佛也没达成共识)。既然是蒙语,甭问,也是兴起于元代。蒙古族有依水而居的习惯,您看元大都的皇宫,都是依靠什刹海水系而建。旧时北京的供水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地表水,也就是河湖,进城有西山水系、有大运河水系、有通惠河,进了城有湖,元时称之为海子,北京的前海、后海、什刹海等,便是延续了蒙古族的叫法;另一方面就靠水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所以老百姓便依井而居,起初有井的地方就叫胡同。元代北京的胡同排列整齐的与街巷相同,呈棋盘状(也称鱼骨状),如今这种城市格局保存最好的是城内的南锣鼓巷和城外的长辛店老街。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纪录片大全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纪录片大全汉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