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汤迁都多少年历史了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商汤迁都多少年历史了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商朝由亳迁都到殷?
其实商朝不止由亳迁殷,而是多次、不断地迁徒。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圯耿,不常厥土”。就是说,在商汤代夏之前,迁了八次都城,在商汤之后迁了五次都城,可见商代迁都的频繁。直到盘庚迁殷后才固定下来。
那么,商人为什么要频繁迁都呢?
一是,为了生产***。商代生产力水平还非常低下,当一个地方由于人口增殖,不再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迁徒,寻找更好的地方,好比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样。
二是,碰到周边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打不过的情况下,只能回避,迁徒就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现有史料,殷人多次迁都基本上是这两个原因。
盘庚迁殷后,由于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其次,人口增殖,殷人已经是当时最大的部落,周边暂时没有其他部落能够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因此才停止了迁都的步伐。
商朝起止的时间是?
起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结束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商朝”介绍:
商朝分三个阶段先商、早商、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传弟小乙。小乙死后,继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武丁。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成汤时期的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亦已稳固。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分散有许多远较商族落后的方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西北和北方的舌方、鬼方、土方和羌方。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建都。
《尚书·无逸》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信息,这就是在商氏族历史上,到商代后期的武丁、祖甲以后,商氏族才进入以父系相承为特征的宗法社会,而在武丁、祖甲以前,商氏族一直处于以同辈兄弟先后执政为特征的氏族社会。直到商代之亡,殷商贵族遗民仍然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不同族团的大量存在。这是武丁、祖甲以前商氏族在继承制度上一直实行兄终弟及制的社会基础。
商代先王时期的社会性质及其世系继承制既然如此,则早于商代的先商先公时期,在社会性质上应该是氏族血缘族团关系更为盛行,其兄终弟及继承制更为普遍。所以,前文所拟定的先商先公世系表中,从冥、季开始以兄终弟及制为主要特征当有相当的可能性。不仅如此,从冥、季往前推,直到始祖夒。岳时期,其世系则可能还表现为隔辈相传的祖孙继承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汤迁都多少年历史了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汤迁都多少年历史了汉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