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战乱年代建几个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战乱年代建几个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朝一共分为几个阶段?
两个阶段,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1、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
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的国力。
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前36年,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标志西汉时期的汉匈战争结束。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覆灭。
2、东汉:
汉末是哪三个国家?
东汉末年,曹操被刘备和孙权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他们分别是
1、魏国,公元213年265年史书上称曹魏,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2、蜀汉,公元221年至263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上称蜀汉,三国中第二强国。
3、东吴,公元222孙权在东南部称帝,国号为吴,史上称为吴国,执政近60年,最后被晋朝所灭。
汉末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
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三国指的是:曹魏、蜀国、孙吴 三个国家。
汉朝末年,汉献帝在位,虽然各地诸侯逐鹿,但是相当于是发生内乱。而三国时期就不一样了,它是由三个国家组成,蜀汉,魏国和吴国。虽然刘备的蜀国号称蜀汉,但实际上已不是那个正统,顺位传递***的汉朝。而是汉朝皇室建立的新***。随意说三国和汉末有很大区别。
吴国,中国汉末三国时期东南部***,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东吴势力发迹于孙坚、孙策,开始建于吴郡,后孙权筑石头城迁都建业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由于刘备所建立的***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被称为“蜀”
魏国,三国时期割据***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控制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汉朝有哪些著名战役?
01.白登之战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匈奴冒顿单于以优势骑兵包围刘邦军于白登山(今山西阳高东南大白登镇。一说在今大同市东北)的作战。
02.马邑之战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_a***_]在马邑(今山西朔县)设伏击匈奴未遂的军事行动。马邑伏击虽未成功,但却揭开了西汉反击匈奴作战的序幕。
03.河西之战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匈奴进行的两次纵深突袭作战。此战,西汉***取大骑兵集团大纵深迂回,远程奔袭、连续突击等战法,使匈奴措手不及,受到歼灭性打击。
04.漠北之战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元朔元年,匈奴骑兵先后袭掠辽西(郡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城南)等地。二年春,又袭掠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杀掳吏民干余人。
05.河南之战
06.白登之围
07.昆阳之战
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战乱年代建几个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战乱年代建几个汉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