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秦朝和汉朝历史笔记一样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秦朝和汉朝历史笔记一样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了解下中国的历史该从哪方面入手?
你的意思,应该是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吧。1、先来本上下五千年或中国通史。这个是普及本,概本,可先对千年历史有个大概了解。可选读本很多。2、接下来,要根据自己需要、兴趣、目前状况来选重点。比如:偏重文学,历史只是想补补,那史记必读;又或想了解开国之君,那就顶多二三十个人物,网上也可查词条,同时各亡国之君也了解了;若对啸一朝有兴趣,也可重点看,人无完人时间有限,史学大家也各有侧重的朝代或重点。3、清末民国的历史必读,和现在的社会联系较多。4、其它各应所需,一月或一年最好有个重点有个方向,最好别二十五史从头到尾看,那看不下去。5、若是嫌文言难,可看白话。蔡东藩所著的二十四史演义读本,文笔简明优美史料***择有据,当年***在行军中所带历史书就有其著本,可一看。
如果想学习历史,但是古文阅读尚不过关,建议先买市面上流行的通俗写史著作,这类图书很多,良莠不齐,甚至会有因为作者史学观有问题而胡乱臧否历史人物的情况发生,总体而言,通俗写史能满足最基本的对历史的了解。
当阅读完这类通俗写史著作之后,如果对某个朝代的历史感兴趣,可以找相关的史家的研究专著进行阅读,当然,这类历史著作大都是学术作品,很多晦涩难懂,味同嚼蜡,但是有营养,对我们理解历史很有帮助。
推荐《资治通鉴》,这是最佳版本,当有一定古文阅读能力后,建议直接阅读史学原著,先从《史记》读起,史记的语言特点属于秦汉散文,语言精炼,通俗易懂,还没有后来史书中那种不说人话的故意卖弄和诘屈聱牙的文风。然后再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清通鉴》,基本上,两千年历史都能看完。
很多人对阅读300万字的《资治通鉴》心存畏惧,其实不然,我个人的感觉,《资治通鉴》文风优美,叙事翔实,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重大历史事件一件不漏,并且有详细的前因后果,是学习历史的最佳材料。
另外,坚决推荐中华书局版的20册的繁体竖排本《资治通鉴》,因为这套书还有300万字的元代胡三省的注释,只要是我们在文章中读不懂的地方,胡三省都有详细注释,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读不懂。还有,阅读古文,必须读繁体竖排版,否则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个人认为,读简体横排古文,是最别扭的了。
《资治通鉴》不难读,如果只是阅读,四个月足矣!
当我们对某个历史人物感兴趣的时候,可以读该人所在朝代的断代史,阅读这个人的传记,如果想更加充分地了解这个人,建议将其所在朝代的笔记野史也拿来阅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想了解:历律、刑法、天文、官职、食货、科举、河渠、五行、文化、三教九流等专业内容,就阅读各个断代史中的《志》,这是真正让我们长知识的内容。
(非常棒的一套书,比《三国志》原文的内容丰富了五倍不止。)
最重要的一点,除了历史原文,一定要多看注释,多看注解,多看笺注,多看集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说的是古人对历史的注解和注释,而不是今人的翻译和注释。
总而言之,我们阅读的历史原著越多,就越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就会对很多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读史好处多多,赶紧先把古文练好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秦朝和汉朝历史笔记一样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秦朝和汉朝历史笔记一样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