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发展到三国时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发展到三国时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过程?
汉朝灭亡成三国的过程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无力抵抗,允许各地自行招募士兵镇压,于是黄巾起义结束后,就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情况,而其中的明主只有曹刘孙三人,因此变成三足鼎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1.
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的政治制度是由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而来的,它以皇帝为最高权力者,下设三公九卿,分别掌管各项政务。同时,汉朝也沿袭了周朝的封建制度,将诸侯王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以维护地方秩序和防御外患。这种政治制度在西汉时期是比较有效的,因为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平衡,同时也能够借助诸侯王和功臣的力量来扩张疆域和抵御外敌。然而,在东汉时期,这种政治制度逐渐出现了问题。首先,皇帝的权威开始下降,因为东汉时期出现了多次幼主或昏庸无能的皇帝,导致政治上出现了权臣专横、宦官干政、外戚干涉等现象。这些人往往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来控制朝政,排挤异己,互相倾轧,导致中央***内部不稳定。其次,诸侯王和功臣的势力开始增强,因为东汉时期皇帝为了稳定局面,放松了对他们的控制和监督,使得他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军队、财富和地盘。这些人往往与中央***有着不同的利益和诉求,甚至有些人还有着篡位或独立的野心。因此,在东汉后期,中央和地方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冲突。
2.
社会经济的变化汉朝的社会经济在西汉时期是比较繁荣和稳定的,因为西汉时期实行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奖励农桑等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业贸易也得到了促进。
请问?秦朝,汉朝,三国时期的,起止时间,都成,建国者?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汉朝:前202年-220年, 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 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
汉朝接下来是什么朝代啊?
汉朝接下来是晋朝,而不是三国,在正史上并没有三国这个朝代,三国只是在汉朝和晋朝交替时的一个时期。之所以有三国,是因为在汉朝即将灭亡时,天下各路群雄为争夺天而形成的一个短暂的局面。
扩展资料
汉朝(公元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史称“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汉朝宗室后裔刘秀统一天下匡复汉室,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东汉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时期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公元191年董卓[_a***_]长安。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 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发展到三国时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发展到三国时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