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是什么

gkctvgttk 1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晋朝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有哪些?
  2. 三国鼎立历史?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哪些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

1、晋朝

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是什么-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晋朝(266—420年)分为西晋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2、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

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是什么-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朝代,因隋朝与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定国号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覆亡,国祚38年。

4、唐朝

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是什么-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618年—907年[1]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称为李唐,又因与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脉相承,故又被史学家合称为隋唐。

5、五代十国

三国鼎立历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孙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曹魏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孙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答:从公元 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的必然结果,也是东汉末年割据战争的继续发展和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因为东汉***在镇压农民起义时,给予了各地军阀和州郡长官以可乘之机,他们纷纷组织武装,修建坞堡,扩大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公元 189年,并州牧董卓乘中央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之乱,带兵进京(今河南洛阳),废除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献帝,自任相国,独揽朝廷大权。这时,在京师为官的袁绍、袁术和曹操等人,不愿与董卓为伍,遂逃亡地方,号召州郡共同讨卓。

关东一些州郡的牧守,不满董卓专权,纷纷举兵声讨,并推袁绍为各地联军的盟主。当联军进至洛阳以东时,董卓自知打不过联军,于是在公元190年,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就自动解散了。

三国鼎立的三国就是:魏 蜀 吴三国。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

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并存的三个***,为了战胜对方,都***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晋朝和汉朝之间的一段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汉朝 三国鼎立 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