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与新疆的重要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与新疆的重要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为什么不准汉族人进入新疆?
清朝名将汉人左宗棠带领***收复新疆是清朝***亲自批准的,允许***进入新疆是清朝时期的大政方针,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新疆早已是中国的版图了。看唐朝时的历史地图,***,新疆内外,内外蒙古,内外东北都已是中华地盘了,东北各民族和新疆各民族都早已是中华儿女了。清朝时期还有一位鸦片战争虎口销烟的名将林则徐被清朝分配到新疆执政,为驻守,稳定,和管理新疆 ,建设新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记入史策。
汉代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确认在新疆轮台,这项考古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感谢邀请!@悟空小秘书.
这个问题比较有有意思的,小黑就来瞎侃一通了。
汉代西域都护是两汉时期在西域地区设置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俸禄“秩比二千石”,也就是相当于汉代内地的郡级官职。汉代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就是管辖西域地区的众多城市国家,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维护中西方的交流。
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发现坐实了汉代在西域的管辖权,这不仅仅是新疆地区从汉代就属于中央***的管辖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从西域都护的选址和规划能看出了汉代的对于新开发地区的政策和对于西域地区管辖的中心,。考古发掘中会区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划,这样就可以知道当时的西域都护是否只是军事据点的性质,西域都护城址与内地的城址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因地制宜。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必删
说来实在有幸,正好当时聆听过2017年12月10日在新疆巴州轮台县举行的“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研讨会”,也在其中了解到整个发现和研究过程的种种波折。不禁让我感慨,两千多年过去,轮台古城以及在此驻守的西域都护的往事早已被风沙雨雪深深掩埋,然而这些考古工作者对它的探寻从未止步。
当时考古类的专家学者差不多来了一百多人,二十几个重点的专家老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主旨发言,每个专家学者的发言都超级宝贵,基本都录音和做了后期整理,先介绍下大概的考古过程。
从黄文弼开始,大批中外学者致力于确认西汉西域都护府乌垒城的位置,始终聚讼纷纭,莫衷一是。21世纪初,新疆考古所承担了西域都护府考古的研究课题,十余年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做了大量调查工作。近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新疆考古所利用新技术与传统考古方式相结合,在寻找西域都护遗址上有了进一步推进。
经过20余场的专题报告和热烈讨论,在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西域都护府遗址的位置和重大历史意义。与会专家还讨论了与汉唐时代中央***在新疆军政建置密切相关的其他城址,以及丝绸之路繁盛的文化交流。
以两汉西域都护府、魏晋西域长史府、唐安西大都护府为核心的一大批古代遗址的现***古意义,它是中央***治理新疆的历史明证,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认同的关键地标,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尽快开展考古和保护工作,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地加以展示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汉代的西域36国都到哪儿去了,现在还有存在的吗?
随着历史的变迁,沧海都变成了桑田,汉代管辖之下的西域三十六国,自然也就不复存在。正所谓大浪淘沙,不知淘尽了多少沙子,但却可以数得清剩下的金子。
西域,一片充满神秘的土地,大国星罗棋布、小国林林总总,一城一地,一花一草,仿佛置身于世外的桃源。
我们习惯上把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而实际上,西域远比我们想像中要广袤、悠长的多。西汉时期,西域是指从玉门关、阳关以西,直至中亚、或更远的地方。远到难遇故人,远到绝望,远到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
中原与西域联系密切,物资来往频繁,西域的玉石、马、骆驼,中原的铜器、丝绸等都是两地人民喜爱的珍品,因此贸易量很大。
秦汉以前,居住在甘肃河西走廊带的古老民族主要有塞种人、月氏人、乌孙人等,开始西迁于伊犁河一带。匈奴人崛起后,其势力不断向该地区扩张,塞种人被赶到了达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林循、捐毒(今帕米尔以北)一带;乌孙人则赶走月氏人,月氏人占领大夏人的地盘,最终乌孙人在匈奴人的帮助下占据伊犁河流域。从此这些民族开始定居于西域地区,并成为当地实力强大的民族。
通往西域有两条道路。一是西出阳关,过戈壁、沙漠、大盐泽(今罗布泊),途经鄯善地区(今新疆若羌一带),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西行到莎车,这是通往西域的南道;另一条道出玉门关,通过白龙堆(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之间的戈壁滩),经过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古城)及尉黎(今新疆巴音郭楞),沿天山南麓顺着河西行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为北道。
西域三十六国特指的是葱岭以内的一些小国家。分布于南道的国家,有娡羌、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莎车等。在北道附近安居的国家,有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黎、尉犁、焉耆、危须、山国、狐胡。南北道以西的地方,有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薄犂、依耐、无雷及南兜。天山山后有姑师、劫国。
从疏勒河往西走,翻越葱岭,可到休循、捐毒、乌孙、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锡尔河流域)、奄蔡(今顿河上游)。从莎车翻越葱岭后,可到大月氏(今阿姆河上游地区)、安息(今伊朗)、大夏(今兴都库什山西北地区)、罽宾、身毒等国。
西域诸国多数为定居生活方式,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为主,有城郭庐舍。一般而言,这些国家人口都比较少,多数有几千人到两三万,少则有几百人,因此一城一国和现象很普遍。龟兹做为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也不过八万人上下。这些小国设置了简单的军事机构,服从国王领导,军队也是半耕半兵。
汉武帝时期,为统领西域三十六国而设置了使者、校尉,汉宣帝改置都护,到元帝时又添设了戍己校尉二人,屯田于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东)。哀帝、平帝时,西域分裂为五十五个小国。王莽称帝后,与匈奴关系恶化,西域诸国断决与王莽的新朝来往,并投靠匈奴。然而匈奴对诸国横征暴敛、肆意欺榨,西域诸国不堪重负,东汉建立后,纷纷遣使来投,请求汉王朝再次统领各国。刘秀忙于稳定国内局势无暇顾及,西域各国自乱阵角,进入混战。首先鄯善兼并了小宛、精绝、戎卢、且末等国,于阗则占据了渠勒、皮山,车师国出借机吞并了一些小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与新疆的重要历史事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与新疆的重要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