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是什么

gkctvgttk 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谈谈汉代的主要中外文化交流?
  2. 强汉和盛唐都与世界有联系,为何中间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仿佛没有关于与外国交流的事迹?

谈谈汉代的主要中外文化交流?

⑴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时“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方重要通道,而且新辟了登州、扬州朝鲜、日本,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通道。

⑵汉代以商贸为主,汉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呈现新局面。西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一条自首都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天山南路,直达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和非洲大陆的陆路通道。精美的中国丝绸输往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物产也传入中国。这条东西方交流的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朝同四邻国家的物质文化交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并成为后世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国家人民加强联系和发展友谊的桥梁。

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是什么-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强汉***唐都与世界有联系,为何中间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仿佛没有关于与外国交流的事迹?

说强汉***唐都与世界有联系,为何中间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仿佛没有关于与外国交流的事迹,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是有的。

所谓和平外交关系,对于汉代以后的中国来说,不外乎册封朝贡关系。因为中国皇帝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统治者,所以不可能和外国君主平起平坐。对于鞭长莫及的那些地域,只要其君主承认中国皇帝的正统性,表示服从,并朝拜纳贡,中国皇帝就承认他对这一地域的统治权(册封)。

首先西域可说是魏的势力范围。文帝黄初三年(222),鄯善(后为楼兰)、于阗(和田)、龟兹(库车)等各国朝贡,随后太和三年(229)大月氏国王波调派使者来朝,魏封波调为亲魏大月氏王。景初三年西域诸国献上火浣布。但是如果诸葛亮文集中记载的建兴五年(227)“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可信的话,那么就说明蜀国在此地也有某种权益。

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是什么-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对而言,南方的越南北部因为地理关系,只能是吴的独家买卖。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黄武五年(226)士燮死去,吴将吕岱乘机消灭了士氏政权,当时吕岱就要求扶南、林邑、明堂各国向吴进贡(参见151页);赤乌六年(243),扶南王范旃派使者献上戏乐人(曲艺和乐师)及方物(地方土特产)。《三国志》的记载虽然只有这一件事,但是恐怕朝贡不止这一次。而且吴国的这个独家买卖也并不是就没有受到魏和晋的骚扰。蜀灭亡后(264年),交趾的吴将吕兴反乱,魏授予都督交州诸军事称号,重派交趾太守前去镇压,但是却以失败告终。四年后的泰始四年(268),晋终于成功占领这一地区,于是向吴朝贡的林邑和扶南就又转向向晋朝贡。但是后来经过激战,吴国又夺还了这一地区。

最激烈的争斗当然要数魏吴之间围绕辽东高句丽的争夺战。对于魏来说,这一地区就像是头顶上的屋檐,其重要性远远超出远离自己的西域诸国。当这两者在孙权的外交攻势下倒向吴国时,虽然只是一时的,但对魏的***却很大。不难想象,魏肯定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策动两者回心转意,结果是两者都向魏献上了吴国使者的首级。即使这样魏还是不放心,刚一腾出手来,司马懿就在景初二年(238)灭了公孙氏,接着将军毌丘俭又把高句丽痛击得体无完肤。《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的记述,大部分都是基于毌丘俭的这次远征见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汉朝与日本的外交历史渊源是什么-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西域 中国 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