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句子

gkctvgttk 3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赞美曹操的诗句有哪些?
  2. 曹操与曹襄有无关系?
  3. 曹操设立摸金校尉有文献出处吗?

赞美曹操的诗句哪些

1、《龟虽寿》

汉代:曹操

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句子-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句子-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句子-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曹操与曹襄有无关系?

曹操自称是曹襄后代

曹襄,西汉人,先祖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平阳懿侯曹参。曹参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功第二而排表首,司马迁为平阳曹氏特撰《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襄是汉武帝长姊——平阳公主与平阳侯曹时之子,在其父曹时薨后袭平阳侯位,尚卫长公主。二人生有一子曹宗。

元狩四年,曹襄作为后将军跟随卫青出战,胜利还朝。

曹操设立摸金校尉有文献出处吗?

目前摸金校尉除了陈琳的檄文,没有其他出处,有可能是陈琳对曹操的讽刺。

“摸金校尉”出处是陈琳讨伐曹操的檄文,其原文相关段落如下: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

按照陈琳的檄文,曹操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样的官职,专业偷坟掘墓,盗取陪葬品。这是作为陈琳攻击曹操胡作非为的罪状之一。

在汉末乱世中,挖掘坟墓本来就是常见的敛财手段。董卓就曾挖掘坟墓盗取陪葬品,而曹操这样的事情也干得不少见。后来曹魏的将领郝昭(就是守陈仓拒诸葛亮那个)曾经在给儿子郝凯的遗嘱说:“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於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处所耳,死复何在耶?”郝昭自己承认曾经挖掘坟墓,用来获取制造战具的木材,所以知道厚葬对死者没有好处,要求儿子薄葬。再说,曹操手下程昱筹集军粮的时候,连人肉干都送了不少;官员王忠因为吃过人肉,曹丕给他开玩笑,把骷髅挂在他的马鞍上。可见那个时候治安败坏,挖坟根本不算啥了。

曹操挖坟是真,不过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却未见其他当时史料记载。而且从常理而言,曹操还是要面子的。就算真的安排官员专门负责这缺德事,也会取个相对中庸点的名号,不会直接把干的勾当***裸刻在职位上。

所以,曹操应该是没有设置叫这个名字的官职的(虽然可能确实有人专门干这个)。当然,也可能本来这个官职叫别的名儿,被曹操自己手下人取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绰号叫着开玩笑,然后被陈琳写进檄文,也是有可能的。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话题共赏)

摸金校尉,据称是曹操时设立的,但是官方没有具体记载。

摸金,在古代,或者说在战国以前,都有雏形,就是看地理,或者风水。属于阴阳学。这是民间流传的。

后人大多都是依据陈琳写的来说是曹操设立的一种官职。

袁绍曹操交恶,大战将起,文辞先行,大文人陈琳写了一篇名扬天下的文章《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父祖罪恶外,又引入曹操说他更有滔天之罪,比如杀名士存坏心等等,其中更有一句“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揭露曹操发死人财,挖坟盗墓,以充当军饷,墓主尸骨乱扔。


据说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曹操在军中成立了盗墓机构,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到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他所设立的“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二个职位都是古已有之,“中郎将”在汉代是皇帝身边的亲信红人,统领皇帝的侍卫,御前将军。“校尉”在战国末期已有此官职,秦汉时为部队中的中级军官,级别比中郎将低。其中的“摸金”、“发丘”字样,应该是陈琳行文时为使内容直接有力而加上的,官职中不大可能有摸金等字样,哪有盗墓的直接说“我要去盗墓”,职务应等于校尉和中郎将。其实这段的重点是指曹操无法无天的盗墓行为。曹操是否存在盗墓一事呢?

有记载最先揭露曹操盗墓的是陈琳,虽然檄文会有夸张写法,但放在汉朝以孝治国的大环境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比如孝文帝武帝,刘协是孝献帝。做官还有一个途径叫举孝廉,尽孝道可以当官。所以,掘人祖坟在当时为世俗所不容,后来陈琳被曹操虏获时,《三国志》记载曹操责备他说,“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陈琳听后也识趣,跟曹操请罪,曹操爱惜他的才华既往不咎。从这里可看出,曹操耿耿于怀的是檄文辱及他的父亲祖父,对盗墓一事却没有提及,如果是被诬陷,程度不亚于辱及父祖,这种情况下似乎是默认盗墓存在“恶恶止其身”。


更有力地记载是曹操盗西汉初的梁孝王墓,梁王景帝的弟弟刘武,七国之乱时据守坚城阻住叛军立下大功,为母亲窦太后所喜爱,险些接替景帝的皇帝位,因刺杀袁盎等大臣的事受到朝廷追查,后忧愤而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景帝为安慰母亲,赐了大量陪葬品。曹操盗墓时,作为上层皆知的梁王墓,自然不能逃脱魔爪。此事在陈琳檄文中,即本题引用的前一句有提到“又梁孝王,先帝母弟……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而在《曹操别传》称,“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水经注疏》也提及说盗梁王墓***横财,曹操盗掘所得的财宝,养将士十余年。


另一个佐证,北宋朝时的《太平御览》引用成书于南朝宋的《异苑》内容,“又曰:魏武北征蹹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特生礜石死。而石生热蒸出外,致大木燋灭。即令凿,果得大墓,有礜石满茔”。曹操讨伐蹋顿时,来到一处山顶,四处观看,是一山岗光秃秃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说,下面应该是古墓,墓主生前大量服食礜石(硫化类矿物质),死后蒸发出来,才致上面寸草不生,曹操听了,令手下发掘,果然有大墓,里边还有大量的礜石。由此可见,曹操要挖墓,基本不用多想,确有其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一些历史学者认为,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所以曹操率军讨伐徐州。在这一过程中,曹操的手下大肆杀戮,发人丘墓,而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也就没有阻止,这也是一家之言,不过似乎有顶锅之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描写汉朝曹操历史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陈琳 摸金校尉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