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上窦宪逝去的地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上窦宪逝去的地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汉灭亡的真正原型?
一、外戚专权
外戚一般指皇帝的母亲或是妻子那边的亲戚,每个朝代都有外戚当政的事例,唯独汉朝较为明显,东汉王朝的动摇与没落与外戚专权密不可分。
汉章帝刘炟继位后,为了报答马皇后的养育之恩及其获得皇位,曾多次让自己的舅舅们当官,虽然被马皇后拒绝,可最终还是封了诸侯。破除了刘秀的规则后,外戚***厚禄开始加剧。
东汉第一个外戚窦现,依仗着窦皇后的权势总揽朝中大小事宜,私下暗杀异己,扩大窦氏政权。
窦家子弟更是飞扬跋扈,残害百姓,无人敢惹,只好忍气吞声,导致怨声四起。
汉安帝刘沽去世,阎皇后与兄长阎显立刘懿为少帝,独揽朝政,作威作福。
本初元年,梁太后***汉质帝临时把持朝政,梁太后的哥哥梁冀肆意妄为,目中无人,8岁的汉质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着梁冀曰:此为跋扈将军也!结果梁冀直接毒死汉质帝,立汉桓帝刘志为帝,梁太后继续把持朝政。
熹平元年,董太后干政,重用董家子弟。朝廷祸患不断,四处狼烟再起,百姓苦不堪言。董太后却怂恿汉灵帝卖官鬻爵,收获大量金钱,世人均认为汉灵帝为卖官鬻爵的始作俑者。
可见,195年的东汉历史中,除了刘秀和刘庄时期,都是在外戚的干预下艰难度过的。权利旁落,帝王无实权,是每一个朝代衰落的征兆之一。
二、宦官干政
历史上,窦宪为何却被迫自尽?
窦宪被迫***,主要是小时候疏于管教,心胸狭隘,长大后权力膨胀,极度狂妄,目中无人,本性贪婪,最终导致自己越来越迷失。下面是他的主要人生脉络:
1.窦宪出身贵族,疏于管教,恃宠而骄
窦宪,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可见窦家风光无限,恩宠无比。可是官宦子弟,难免疏于管教,恃宠而骄,以致违法。
2.妹妹当了皇后,家族日渐显赫,窦宪顺利进入官场
其子窦穆、其孙窦勋坐拥富资,修宅却不修身,数出怨语,不思悔过,先后死于狱中。父亲窦勋去世,窦宪便自幼失怙,很不得意。后来其妹被章帝封为皇后,又因为马太后(明帝刘庄的皇后)一家获罪失势,窦家地位逐渐变得显赫。窦宪因窦皇后而贵,步入仕途,担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弟弟窦笃任黄门侍郎,二人同在宫中服务,受到皇室的信任和大量赏赐,广交宾朋。
3.窦宪滥用权势,惹祸上身,遭章帝弃用
窦宪倚仗皇后的势力与影响,从亲王、公主,到阴家(光武帝刘秀的皇后家族)、马家等外戚,没有不怕他的。窦宪曾以低价强买沁水公主(明帝之女)的庄园,公主害怕他的权势而不敢计较。后来章帝出行路过那里,指着庄园询问窦宪,窦宪暗中命人不得照实回答。章帝回宫后发觉真相,不由得大怒,大骂窦宪,这也导致窦皇后也因此毁服谢罪,最后章帝虽然泄愤,但已不再重用窦宪了。
4.和帝年幼即位,只能窦皇后管理朝政,窦宪再次掌权,更加为所欲为
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因皇帝太小,因此太后临朝摄事,窦宪以侍中身份入宫主持机要,并宣布太后的命令。窦宪在朝廷扶持“老好人”邓彪为太傅,主管尚书机要。窦宪想要有所动作的时候,就在外让邓彪奏报,自己再到宫内向皇太后请示,因此无一事不被批准。
5.窦宪心胸狭隘,唯利是图,多次迫害他人,甚至暗杀皇亲国戚
历史上汉王朝北方最大的威胁就是匈奴,匈奴常年侵袭,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历时多年,终于将匈奴大败,霍去病更是创造了武将的最高荣誉:“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东汉虽然弱于西汉,但是东汉也有一位将军大败匈奴,“勒石燕然”,他就是窦宪。
大约两千多年前,东汉帝国的将士们一路高歌北伐,出塞三千多里,重创北匈奴,吓得北匈奴单于连夜遁逃。将领窦宪与将士们登上燕然山,在山上立刻石碑,令中护军班固作铭文记载汉家的功业威德。至此之后,在中国的成语中,又多了一个四字成语——勒石燕然。而勒石燕然也和封狼居胥一样,成了后世无数人追求和向往的功绩。
永元二年(公元90年),窦宪、耿秉、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南匈奴单于屯屠河,南匈奴左贤王安国,这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会师。窦宪与北匈奴单于在稽落山作战,大破匈奴敌军,敌军溃败,北单于趁夜遁逃。窦宪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私渠比鞮海,此地已经距离边塞将近三千里了。于是窦宪,耿秉与部众登上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在山上立刻石碑,令中护军班固作铭文记载汉家的功业威德。
可是没多久,窦宪就惨淡收场,最终被迫自尽,这是为什么呢?
宪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而笃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景为执金吾,瑰光禄勋,权贵显赫,倾动京都。虽俱骄纵,而景为尤甚,奴客缇骑依倚形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举奏。
窦宪还朝后受到了大量赏赐,他的名声和权位更加炽盛了。朝廷封他为大将军、武阳侯,食邑两万户,可窦宪坚决辞去。大将军的地位历来在三公之下的,窦宪不满意嫌低了,被震慑到的朝廷在商量后,决定将大将军的官秩定在三公之上、太傅之下,窦宪这才接受。窦家既是外戚,又有军功,家族变得更加不可一世起来,用变本加厉一词都不能形容。
窦宪把朝政抓在了手中,窦氏亲贵和爪牙占据满了东汉朝廷要津,官员任命皆出于窦氏家族之手,一个个骄纵的窦家人把东汉中央搅得乌烟瘴气,甚至就连官至尚书仆射(副宰相)的名臣郅寿、乐恢都因为得罪窦家而被迫***。位极人臣之后,仍然不愿安定的窦宪自以为是东汉功勋之最,遂开始***废除汉和帝刘肇,图谋篡位。
年轻又聪颖的汉和帝虽是窦氏扶持,可他并不是傻瓜,嗅到了危机的和帝与宦官商议后,决定先发制人。恰逢窦宪近日在外班师回朝,和帝下诏犒赏这位苦劳功高的舅舅,在骄傲得毫无防备的窦宪与属下进城后,和帝下令逮捕窦宪,然后将其党羽全数诛杀,失去了主心骨,窦氏亲贵也全被摧枯拉朽抓了起来。毕竟窦太后是抚育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养母,和帝顾及面子,没有将窦氏亲贵斩立决,而是收回了窦宪的大将军印绶,并且相继剥夺了窦氏们的勋爵,全数赶到了自己的封地上去。
没多久,和帝派人暗中逼迫窦氏亲贵们***,并且软禁了窦太后,彻底了结了窦氏一族的疯狂与跋扈。窦宪从高耸入云的雪山之顶,终于跌到了泥泞的坟墓中去,回到了人生的起点。
两朝亲贵,一代名将,一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风云人物,就这么草草结束了一生。窦宪从妹妹被立为皇后后走向政坛,到功高震主篡位覆灭,不过区区十五年,极具戏剧性的一生就这样宣告幻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上窦宪逝去的地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上窦宪逝去的地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