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监察官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监察官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中历史西汉设立了哪些监察机构?
高中历史西汉设立了御史府监察机构。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两汉侍御史皆可简称御史,西汉御史府、御史大夫亦或简称御史。汉御史因职务不同有侍御史、治书侍御史。
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在中央设立什么监察御史百官?
秦始皇设置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总揆百官,太尉分了丞相的军权,统管武装力量,但设而不授,实际上是秦始皇始终统掌军权。
御史大夫就是监察百官的官。
汉承秦制,延续了这个官制,汉武帝时桑弘羊就当过御史大夫这个官,监察百官行为。
汉武帝为监察地方封疆大吏,设置了十三州刺史,监察郡守、国相,京畿地区设立司隶校尉监察京畿地区官员。
西汉时期的刺史不同于东汉后期的州牧,州牧为统辖数郡的军事行政长官。
汉代监察文化的新特点及其影响?
汉代建立了十分有特色的官吏监察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创建了地方机关对中央官员进行监察的机制,强化了地方机关对中央官员的监督。第二个方面,创建了拥有独立侦查权、审判权的监察机构——司隶校尉组织,能够对自己所纠弹的官吏犯罪行为独立侦查、审判,有利于监察机关摆脱行政机关的干预,独立行使监察权汉代社会***用多种方式,防止官吏***行为的发生,创立了非常有特色的监察机制,强化对官吏***行为的监察、监督。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初创于秦,形成于汉。历史表明,汉代的监察制度对于以后的历代监察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对认识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可以对当前健全社会主义的监察制度,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迪。
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取了什么措施?
中央,御史大夫:
在中央,设立有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关。其长官在西汉初期为御史大夫,与丞相及太尉同为“三公”。其职责是“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汉书·薛宣传》),兼有行政与监察长官之性质,相当于副丞相。他以察举违法为职责,对官吏的违法行为,不问是否有皇帝和丞相的指令,均有权进行案问,但御史大夫仅负责朝内和京畿地区三辅的监察。在御史大夫之下则设立御史中丞为其佐官。
地方,刺史:
为了加强对地方郡县的监察,汉武帝时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由各部派遣刺史一人,称为十三部刺史,隶属于中央御史台,专门负责监察郡县,于每年八月,“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同时还负责“课第长史,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汉旧仪》)。
此外,汉朝时期,皇帝还经常根据需要直接从御史中任命绣衣直指御史。他们穿绣衣,持斧戴,握有生杀大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监察官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监察官汉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