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gkctvgttk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贾谊民本思想背景?
  2. 举例比较贾谊和晁错政论文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3. 晁错之死对汉朝到底有什么意义?

贾谊民本思想背景?

贾谊民本思想的法治要素,在于他提出了“疑罪从去”的刑法理念。贾谊认为,“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则遂弗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背)也,故愚民可劝也。是以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

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

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今天的话说,其大意就是:古代建立刑法的目的,是禁止品性不好者的劣行,以唤起怠惰者的进取精神,因而对有疑罪的人不能诛杀,让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于有疑功的人,亦不能不赏,而应借此予以鼓励。如此,才能在上者有仁政之誉,下级官吏有善治之名。

贾谊,汉初政治思想家,《过秦论》《治安策》《新书》。

力主***用儒家“礼治教化”政治思想,明礼义,定制度,完善政治意识形态,加强中央集权,以弥补黄老“清静无为”政治思想之缺失。

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对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有关重民思想的认识则是中国古代社会重民思潮认识的顶峰。

贾谊是我国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哲学,政治学,文学诸方面所达到的成就,都是很辉煌的.在他的政治观中,尤以"民本"思想更加显得突出,可惜一 直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贾谊生活在一个从十分***走向初步治平的时代.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贾谊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必须以民为本,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在此思想基础上,他认为建立刑罚的目的是“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故他反对民有疑罪立即判刑、诛杀,主张“疑罪从去”,这在法制史上是进步思想。

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贾谊民本思想,比南朝萧梁学者刘勰从宽刑罚、省徭役、轻赋敛、不夺农时等方面关心民生、民瘼的民本思想更全面深入。

贾谊认为“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民者万世之本也”,所以施政必须把民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民富国强,长治久安。

举例比较贾谊和晁错政论文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贾谊和晁错政论文共同点就是:切中实际,不发空论

不同点:

1.思想不同: 首先体现在太子教育上,晁错提倡术数教育,贾谊主张应以儒教为中心;其次体现在治国理念上,贾谊主张以礼治国,而晁错主张以法治国

2.风格不同 贾谊的政论文激切雄肆、文***斐然,与之相比,晁错的政论文风格朴实得多,但言之凿凿,可行性强。

晁错之死对汉朝到底有什么意义

晁錯的死法,常常使讀書不細的人誤以為他死得很體面。這事要怪司馬遷。司馬遷在為晁錯作傳時用了「春秋筆法」,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似乎是皇帝給晁錯留面子,讓他穿著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固就沒有司馬遷那麼厚道,不客氣地揭老底說「紿載行市」(其實司馬遷也說了這話,只不過是在《吳王劉濞列傳》)。紿,就是誑騙。晁錯是被騙到刑場的。奉旨前去執行命令的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中尉)陳嘉大約並沒有告訴晁錯朝廷要殺他,晁錯也以為是叫他去開會,興沖沖地穿了朝服就上車。晁錯之死,沒有經過審判,也沒有給他辯護的機會。

這實在可以說是「草菅人命」,而這個被「草菅」了的晁錯也不是什麼小人物。他是西漢初年景帝朝中的大臣,官居禦史大夫。禦史大夫是個什麼官呢?用現在的話說,相當於副總理兼監察部長。所以晁錯的地位是很高的。一個***不經審判甚至還身著朝服時就被處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程度,二是對手痛恨此人已經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現在看來,晁錯的死,兩種情況都存在

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晁錯是一有機會就要向漢景帝鼓吹削藩的。而且,正是因為他的極力主張和一再鼓吹,景帝才最終下了削藩的決心。什麼是「削藩」呢?簡單地說,就是削減藩國的轄地。所謂「藩國」,就是西漢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國。這些王國的國王,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漢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削藩,無疑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力,侵犯他們的利益,這些鳳子龍孫豈能心甘情願束手就擒?所以,削藩令一下,最強大的兩個王國──吳國和楚國就跳了起來。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聯合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起兵造反,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殺向京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也叫「吳楚之亂」。

七國興亂,朝野震驚,輿論嘩然。景帝君臣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商量對策。這時,一個名叫袁盎的人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袁盎說,吳楚兩國,其實是沒有能力造反的。他們財大氣粗不***,人多勢眾也不***,但他們高價收買的,不過是一些見利忘義的亡命之徒,哪成得了氣候?之所以貿然造反,只因為晁錯慫恿陛下削藩。因此,只要殺了晁錯,退還削去的領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亂。袁盎是做過吳國丞相的,說話的份量就比較重一點。何況這時景帝大約也方寸已亂,聽了袁盎的建議,就起了丟卒保車的心思。

事實證明,袁盎的這個主意並不靈。晁錯被殺以後,七國並未退兵。袁盎也從此背上了一個惡名:挑撥離間,公報私仇,讒言誤國,冤殺功臣。其實,把錯殺晁錯的責任都算到袁盎身上,也是冤枉的。因為袁盎當時的身份,只不過是一個被罷了官的庶人;他向景帝提出的,也只不過是一項「個人建議」。然而處決晁錯卻是正式打了報告的。打報告的是一批朝中大臣,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當時的制度,中央***的高級官員是「三公九卿」。也就是說,打報告的分別是一個***總理,一個公安部長,一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份量很重。這說明他在朝中平時就「不得人心」。為什麼那麼多人和晁錯搞不來呢?性格是重要原因,《史記》、《漢書》都說晁錯為人「峭直刻深」。峭,就是嚴厲;直,就是剛直;刻,就是苛刻;深,就是心狠。這可不是討人喜歡的性格。不難想像,晁錯在朝廷上一定是咄咄逼人,逮住了理就不依不饒的。

晁錯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也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成熟的政治家起碼看三步:首先,他事前一定要把來龍去脈和利害關係都想清楚了,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周全。其次,事情發生以後,他一定得臨危不懼,不能自亂陣腳。第三,對於已然發生的問題,包括種種不測,他要有足夠的智慧指揮若定地逐一解決。用蘇東坡的話說,就是「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而且對欲行之事、所行之事「能不能為,可不可為,何時為」,都有準確判斷。晁錯是不折不扣的忠臣,削藩的目的絕對是力保劉姓江山,還為此氣得老爹服藥自盡。但正是因為他的性格缺點和政治不成熟,只管吵吵著削藩,一旦要削了,開削了,削出事了,他自己先蒙了,最終落得死在自己的政治之見上。綜上,晁錯死得很窩囊。「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只是吳楚起兵的藉口,「亡臣子禮,大逆無道」也非晁錯被殺的原因。真正原因還是削藩。

刘邦统一天下,延袭秦的中央集权制并不彻底,先封了异姓王酿成汉初的内。平叛后又封了同姓王,为子孙后代埋下了内乱的禍根。景帝时,同姓王已尾大不掉,威胁到皇权。晁错向景帝建言削藩,成为同姓王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众王联合向景帝施压要求清君侧,景帝软弱,以牺牲晁错求得暂时的安宁。忍痛冤杀晁错使他更加认清了这些王的真面目,坚定了削藩平叛的决心。积蓄力量,待此后七王联合反叛时,有准备地彻底消灭了一反叛诸王,并彻底取消了分封制,完成了大汉朝的统一大业。

意义极其重大。以吴王刘痹为首发动的“七国之乱”打的旗号不是“清君侧诛晁错”吗?那汉景帝杀了晁错就不用你们带兵来“清君侧”了,可是刘痹等人仍不退兵,继续进攻,暴露了真正的目标不是晁错而是汉景帝和他***底下的龙椅,坐实了七王起兵不是为了国家社稷,而是一场彻头彻尾叛乱。汉景帝本来对刘痹等人就没有多少幻想,杀晁错可以稳住那些还没有参与叛乱的那些诸侯王,从根本上缓和朝廷里反对晁错的那些人的矛盾,思想统一了,对叛军只能靠打仗平定,没有别的办法了。也正是通过军事手段平定了“七王之乱”,后来的汉武帝为削藩颁布“推恩令”诸侯王们慑于朝廷的实力和决心只能尊令实行,不敢明着造反了

汉景帝作为一个富有政治远见的杰出君主,他当然知道“诛晁错,清君侧”仅仅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们正真的矛头对准的是他汉景帝本人,是“杀刘启,王天下”。明明知道叛军的真实意图,那么为什么又要向叛军妥协,亲手杀掉朝廷的栋梁、自己的恩师呢?我想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诛杀晁错,可以使吴楚叛军立即失去起兵的正当性,或者说扯掉了叛军造反的遮羞布。既然你们起兵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那么我现在就把我身边的这个你们认为是坏人、恶人的晁错杀掉了,你们该退兵了吧?如果继续进军,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反叛,这就擦亮了全天下人的眼睛,这时朝廷再组织军队平叛,那就是师出有名,无往而不胜。

第二,诛杀晁错对外可以安抚还没有造反的诸侯,对内可以缓和比较紧张的君臣关系。首先,对未造反的诸侯是一种安抚。既然极力主张削藩的晁错被皇帝杀了,这就让那些未造反的诸侯们意识到皇帝是站在诸侯这边的,毕竟天子和诸侯都是一家人,大家血脉相连,怎么能被一个外人挑拨?同时诛杀晁错又缓和了君臣关系,为什么这么讲呢?原来啊,晁错这个人虽然很有政治才能,但为人很强势,在朝廷中与大部分朝臣关系紧张,比如当时的袁盎、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商等一批文臣武将都跟晁错有矛盾,尤其是袁盎,与晁错的矛盾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那么,此时此刻,杀了晁错,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君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

第三,晁错之死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诸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说晁错之死,对汉景帝可谓刻骨铭心,作为汉景帝的儿子武帝不可能不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他通过晁错之死这件事不得不进一步反思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直接削藩必然会祸起萧墙,引得天下大乱,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诸侯威胁中央的问题?汉武帝和他的智囊们最终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推恩”,通过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诸侯国越分越小,从此再无力对抗中央。一纸推恩,兵不血刃,彻底解决了汉朝立国以来诸侯坐大,威胁中央的问题。

只是可惜了晁错,为了削藩而死于削藩。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汉朝晁错的主要思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景帝 贾谊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