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梁讲汉朝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梁讲汉朝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班超如何凭以一己之力再通西域?
由于汉朝初期的几位皇帝励精图治,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国力已经达到了鼎盛。于是,汉武帝便凭借着强大的国力,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把西域小国都牢牢地纳入掌控之中。
但是汉武帝之后,大汉国力开始走下坡路,后来王莽篡汉,天下大乱,中原便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这时候,远在北方的匈奴看到了机会,控制了西域诸国。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开始恢复对西域的经营,但是却由于国本初立,实在腾不出手来对西域进行大规模控制,直到汉明帝时期,大汉才收复了整个西域。
▲ 西域诸国
但是,匈奴在西域已经经营多年,有很多西域小国还在大汉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汉朝在此并没有站稳脚跟,匈奴在西域的势力依然存在。于是便在公元73年,东汉政权趁着窦固北伐匈奴的机会,重新把西域控制在自己手中。
其时,窦固的兵马驻扎在天山东部的疏勒国,正打算进一步收复西域的时候,匈奴又趁机作乱,于是窦固不得不回转马头,重新把力量集中对付匈奴,这样一来西域的收复就得搁下了,这时候班超挺身而出,表示愿意率领36人出使西域,也许能凭借大汉国威,震慑西域诸国,使他们重新臣服于大汉。
于是,班超等36人就开始了西域之行。此次西域之行并不像大将军窦固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路上危机重重,而且西域形势错综复杂,不仅仅有匈奴势力盘踞于此。西域诸国也存在着不小的摩擦,甚至彼此之间还充满了仇恨,可以说,班超等36人出使西域,虽然打着大汉王朝的名头,也实在是凶险至极。
西域当时的政治局势大体情形是,西域北方的龟兹、焉耆、姑墨等大国由于距离匈奴较近,所以匈奴的势力比较庞大,这几个大国也比较倾向于倒向匈奴,而西域南部的疏勒、于田等小国则倾向于汉朝。
但是,由于匈奴在西域的势力仍然比较庞大,还在不断把势力向南部扩张,导致南部一些小国也开始有了动摇,而且班超等人在西域势单力薄,虽然大汉王朝比较强大,但是却不能抽出兵力来援助班超等人。所以班超等人只能通过计谋逐步收复西域诸国。
班超通西域,主要有四:
1、三十六人建奇功。
韩信用兵是多多益善,班超点兵只求少而精,多而无益。前两次入西域,都仅靠36人就震慑鄯善、镇抚于阗、平定疏勒,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国家恢复了与汉朝的臣属关系。
2、以夷制夷平西域。
班超善于利用西域各国之间的微妙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就地取兵,先后击破莎车,逼降龟兹、姑墨、温宿,收复焉耆等等,历经30年,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重新归附汉王朝。
3、杀抚相兼安边防。
班超离疆归汉,对接任的任尚告诫了治理西域的经验教训:“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但任尚不以为然,反在班超走后,轻蔑的说:“我以班君尚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正由于任尚不听,所以没几年西域就反叛了。
4、万里封侯第一人。
在31年的时间里,班超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始终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维护了东汉的安全,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后来,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抵达洛阳,又被拜为射声校尉。
正如冯梦龙所言:必如班定远,方是满腹皆兵,浑身是胆。赵子龙、姜伯约不足道也!
太医不用阉就可进皇宫,既有官职又有俸禄,为何没人愿意当?
受很多***剧的影响,实际上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当太医的人少,是因为严格,而并不是没人愿意去当太医。
通常在***剧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某个妃子就快不行了,然后皇帝抱着爱妃,急得不行,大喊“传御医”,然后就立马就跑来一个太医,用丝帕覆腕,一搭脉,然后跪在地上就磕头,臣死罪。皇帝气的不行,饭桶一个,拖出去。立马又招来一堆太医进行会诊。一通各种祖传秘方、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用下去,根本没有半点疗效,都喊死罪。皇帝气的不行,一群饭桶,推出去全杀了。就在这时,某个小太监介绍个民间游医进来,“悬丝诊脉”之后,用了五毛钱特效药,病情立马好转。皇帝一高兴,赏赐黄马褂。
因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医不用阉就可进皇宫,既有官职又有俸禄,但是随时可能掉脑袋,所以没人愿意当。古代的太医们要是知道***剧这么编排自己不知道会不会跳起来。
通常是数代或数十代的医学世家、某一医学流派的主要集大成者,才有资格进入太医院,进行医学的研学,然后为宫廷服务。比如明朝时太仓的娄东医派就出过9个太医,其中祖孙、父子相承的就有6人。
而且太医院的执业太医和我们现在医院的“专科医生”是类似的,每个太医必然会精于某一科,比如娄东医派出去的太医就精于疡科和儿科,通常都会有家里数代人不断验证研发的祖传秘方。所以通常给老百姓的医病的医生,大都是全科大夫,需要研究很多方子治疗不同的病症,可谓民间医生“百方治一病”。而太医则更偏向于专科研究,通常是一个祖传秘方打天下,也就是“一方治百病”。
比如在明朝,一个太医进宫“出诊”前,宫里会派宫中的当值太监和宫中老妇来太医院(局)来请太医。太医院的院吏要初步询问病情,并翻看此前此人的病例记录。如无特别指定,会安排该病人的“保健医生”和“专科医生”进行病情的初步分析和探讨。“专科医生”在熟悉病人的身体情况之后,跟随内官监太监、守宫门太监、御药局太监各1名,连同当值太监3名、宫中老妇2名,共8个人相陪。最后出诊结果出来后,太医写下药方交由太医院,多方再商讨后确认无毒副作用之后,再交由专人到御药局拿药抓药,最后药渣也要保留。整个资料期间,专职太医要定时来查询身体状况,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病好。由太医局宣布此次治疗结束,并把此案例专门写成一个报告留在太医院留档。
大家看了这个流程之后,才发现原来古代太医院的治病流程这么严谨啊,不比现代医院的流程差在哪里。
从***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各种不严谨,甚至太医给皇帝带绿帽子,然后被皇帝一怒之下***了的都可能发生。但在真实的历史上,看下这个“出诊”流程,是几乎不可能了。
入宫诊病流程虽然严格,但是所有治病的流程和结果都是在多人的监督之下完成的,而且有相对应的档案留档。这也就可以正本清源,皇帝也不会因为太医没看好病就可以胡乱***了。
文/炒米视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梁讲汉朝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梁讲汉朝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