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西域先攻打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西域先攻打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丝绸之路和昭君出塞的时间先后?
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刘彻,汉朝第7位皇帝,公元前156年到公元前87年。
王昭君出塞是汉元帝刘奭,汉朝第11位皇帝公元前74年到公元前33年。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
王昭君出塞和亲。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唐朝为什么要攻打楼兰?
楼兰实际上是一个小国家,在唐朝时,周边的小国都会像朝廷进贡,就是示好打算友好往来,但是呢,楼兰国投奔了匈奴,本来朝廷和匈奴就长期作战,楼兰这个小国还投靠匈奴,所以唐朝就攻打他。
唐朝人性格豪迈,渴望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唐代诗人又有很深的大汉情结,都是汉朝铁粉,特别喜欢在诗文中以汉代唐。虽然到唐朝时,楼兰已经被灭几百年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借虽远必诛的强汉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原因二,楼兰对于汉朝的态度反复无常,被多次打击
西汉时,楼兰只是一个“城廓之国”,远比不上大宛、乌孙、康居、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这些西域大国。但是楼兰作为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一直都是汉朝和匈奴争夺的战略要地。
汉朝是怎么吞并西域的?
汉朝吞并西域,主要是农耕文明较之于游牧文明有很大的优越性。
西域在汉朝之前基本都在几个大的游牧民族的掌控之下,地理位置对游牧文明有着决定因素。在干旱的西北,每到夏天水草丰美,都会使得前来的游牧民族的实力快速上升,但是一旦进入冬季游牧民族就会进入衰退期。而农耕文明就不会严重依赖地理和气候的影响,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更利于实力的积累和快速恢复。
1,为了征服西域,汉武帝时期派出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被游牧民族俘虏,在游牧部落的长期生活对游牧生活规律和当地地理位置以及迁徙路线等有了深入全面了解,这为后来汉武帝对西域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先决优势。
2,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不是一时兴起的,而是有着长期备战的,汉朝时期推行的胡服骑射等战术培养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技术保障。
3,利用游牧生活的短板,在游牧民族进入人困马乏的冬季发动攻势,失去了季节优势的游牧民族很难短期内恢复实力,这种战略的高明之处,取决于汉朝当权者的英明神武。所以,汉朝之所以能吞并西域,与汉武帝的英明神武和主要军事将领的骁勇善战是离不开的。
用“吞并”一次并不恰当。西域为绿洲农业与中原王朝在经济和文化上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只要中原王朝在与北方游民民族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西域诸国会主动依附中原,并不需要用武力“吞并”。
“西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并不相同,因为不是学术研究,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今天的新疆。从地理环境上看,新疆被天山山脉分割成南疆和北疆两部分。
南疆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盆地内部为沙漠戈壁,边缘零散地分布着若干绿洲,西域百姓基本上都分布于此。受沙漠地形的限制,绿洲与绿洲之间交通困难,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不多。在适宜沙漠地区发展的***教没有传入之前,西域诸国不知道如何组建一个强大的政权对抗外敌。
***教十世纪时经喀什噶尔传入新疆,到了十六世纪才占据主导权。在此之前,统治西域上千年的是佛教。佛教传入西域固然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了,但是佛教相比于***教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宗教,喜欢追求宏大的法事场面。僧侣人数众多不事生产、不纳赋税,而且需要信众耗费大量财力供养。
中国历史上多次“灭佛”事件多是因为佛教的异常繁荣导致社会财富畸形分配。西域的沙漠绿洲农业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都集中在寺庙之中,使西域诸国无力发展出强大的军队。
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在经济上也有严重缺陷,粗放的畜牧业无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必须从定居民族手中获取。北方草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崛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比如匈奴、突厥、蒙古。
北方草原一旦统一,为了稳定地获取必要物资,他们通常会翻越天山,将西域诸国各个击破,然后使其成为抗衡中原王朝的后方大本营。匈奴汗国、突厥汗国、蒙古帝国以及后来的准噶尔汗国都是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西域先攻打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西域先攻打汉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