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甲骨文中夏朝历史李元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甲骨文中夏朝历史李元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甲骨文上有与夏朝有关的记载吗?
现在网上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个观点,那就是外国是不承认中国的夏朝存在的,因为夏朝是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外国讲究的是需要实事的证据才能相信,一开始他们也是不相信商的存在的,但是直到甲骨文的发现,让怀疑商朝的人闭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夏朝的记载和文物确实是没有的。
可以肯定的说在甲骨文里面是没有任何关于夏朝的记载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夏这个字都还没有出现。所以不存在记录夏朝的事,而且甲骨文的出现只是验证了商的存在,甲骨文主要流行就是在商周时期,但是对于他的研究发现,甲骨文记载的大部分都是祭祀占卜之类的,对于商朝王室和军事,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记载是非常少的。
但是在司马迁的《史记》却是记载了夏朝的,有专门的《史记·夏本纪》里面详细记载了夏朝世袭,这个和商朝的《殷本纪》记录是差不多的,所以说在司马迁认为夏朝肯定是存在的。在中国也一直都是认为夏朝存在的。1996年的时候,国家在“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中,组织历史、考古、古文字、历史地理甚至天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一百余名科学家,启动了一项“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和排定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研究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虽然说没有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但是这些学者也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比如从陶土,陶俑等等推算出夏朝的存在。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终有一天一定会证实夏朝是存在的,让那些质疑的人闭上嘴的。
谢谢邀请,我是历史风云阁阁主!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被认为是世界上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以刻在或书写于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上面记载了盘庚迁殷至纣王时期之间的卜辞,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的占卜记录。从殷墟的甲骨文来看,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为完整的文字体系了,既有大量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指事字和形声字。
众所周知,汉字是一种特殊的能表情达意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人对自然美法则的认识,体现了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因为汉字有与生俱来的象形性,使汉字也拥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所以中国古代经常有一句话就是“书画同源”,这就是汉字的形体美。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很多时候都是用象形字来表达意思。在古人眼里,天是具有人格的,自然界的天地山川、风雨雷电都被先人赋予了人格,加以崇拜和祭祀。甲骨文中的象形特征就是汉字结构的基本特征。
商周甲骨文没有夏字,但有与夏朝有关的记载。
一、土方。《诗经》说:“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过去一般认为这是大禹用土治水的意思。不过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土方”这一部落。据卜辞,土方、鬼方是和殷商战争罪频繁的两个部族,郭沫若先生认为土方大概在今天山西北部,即夏朝被灭亡后的夏民族。有不少学者支持这种说法,但主流还是认为禹敷下土方是用土治水的意思,土方族是否和夏有关还存在疑问。
二、杞国。周代的杞国被认为是夏后,《史记·陈杞世家》说:“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这就说明杞国在商朝就存在了。而甲骨文有“杞侯”的记载。杞国和商国还有联姻,甲骨文有女子名叫“妇杞”。不过,在周代杞国似乎没有宋国享有宾礼的规格,被称“侯”甚至“子”,而不是像宋国固定称“公”。
综上,甲骨文确实有与夏朝有关的记载,一为土方、一为杞国,但这两个部族,是否就是夏朝后裔,仍然还存在一定疑问,所以并没有达成共识,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考古成果能够证明。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真有。且听我慢慢往下说。
我手头有一本书,叫《殷墟卜辞综述》,里面对甲骨的研究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我翻了几遍,也没有寻到夏朝的踪迹。
我先看的甲骨刻辞的内容。
甲骨文有一部分是占卜用的,而另一部分是无关占卜的。其中,卜辞分为六类,祭祀、天时、年成、征伐、王事、旬夕。祭祀就是对先祖和自然神的祭祀与求告。天时包括风雨水及天灾等。年成就是收成好坏。征伐就是与方国的战争交涉。王事包括天猎、游止、疾病、生子等。旬夕就是未来几天运气如何。
这本书里还提到了商的年代,
从盘庚开始,分为五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为第一期;祖庚祖甲为第二期;廪辛、康丁为第三期;帝乙、帝辛为第四期。
再说年代,这是我们抱希望的地点,陈梦家先生是这么说的
现在根据甲骨文,可靠的记载只有(2),而(1)(3)是我们想知道的。而这里也就包括了夏灭亡的时间。根据《左传》《孟子》和《鲁世家》可以推算出西周的积年为257年。另外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那么西周元年就是两者相加的1027年。盘庚迁殷到纣王的总年数,也仅见于《[_a***_]》为273年。这样迁殷的时间为前1300年。那么最后,商的积年就很关键了。那么史书有记载吗?有的。《竹书纪年》中提到了,“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易纬稽览图》也说殷四百九十六年。另外,《孟子》说,由汤到于文王五百有余岁。《左传》鼎迁于商,载祀六百。《谯周古史考》殷凡三十一世六百有余岁。那么谁说的对呢,我们还是***纳600年。这样,公元前1600为商代的开始。
这样说了半天,商灭夏年代也是我们根据史书推测来的。而甲骨文没有涉及。
那么再具体说夏吧。《竹书纪年》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太平御览》自禹至桀十七世。《禹纬稽览图》禹四百三十一年。《帝王世系》自禹至桀并数有穷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这样,1600+432=2032,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为夏的开始。史书有夏的记载,但独独甲骨文不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甲骨文中夏朝历史李元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甲骨文中夏朝历史李元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