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汉朝的名著

gkctvgttk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赏析马踏飞燕?
  2. 铜奔马图的赏析?

赏析马踏飞燕

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汉朝的名著-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这件《马踏飞燕》,马作飞驰状,四蹄翻腾,首高昂,尾上扬,口张作嘶鸣状。头上的璎珞飘拂,马尾梢绾作结。它三足腾空,而右后足却踏在一只疾飞的燕子背上。那只飞行速度疾如闪电的燕子正展翅翱翔,突遭马蹄踏中脊背,本能地并起双翅,吃惊地回首反顾。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四蹄翻飞,正驰骋于蓝天。作者以无比高超的技法,把奔马与飞燕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刹那的动作,神情定格,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艺术家用这种奇特大胆而又精彩绝伦的艺术构想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意境,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汉代艺术以质朴凝重为其主要特色,这种特色的雕塑风格主要被后代墓葬石刻所继承。它对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工艺性雕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件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没有巨大的基座,也不像许多马的造型,以四足或三足着地来保持平衡稳定。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把马身的重心落在着地的右后足上,以体积不大的飞燕头、胸以及张开的双翅和尾羽作为支点,既保持了雕塑的稳定平衡,又显得灵动异常,真是妙不可言。

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汉朝的名著-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踏飞燕》作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最好见证,它曾多次出国展出,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倾倒了无数国外观众,其知名度之高,使它被选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它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铜奔马图的赏析?

铜奔马,汉代。1969年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长45厘米,宽13.1厘米,通高34.5厘米。铜奔马身姿矫健,作奔腾状。原有鞍具、辔勒,已失。

马双目圆睁,鼻孔奋张,颈部粗壮,身躯健硕,头微左偏,三足腾空,右后蹄掠踩一展翅飞翔、回首惊顾的飞鸟。

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汉朝的名著-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鸟尾齐头略束,上有一圆凹坑,应为燕隼类。奔马以***绘鬃尾,口、耳内涂朱红。奔马全身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把握了力学平衡原理。蹄踏飞鸟,表现马行迅疾,以飞鸟惊顾回首来衬托,极具匠心。铜奔马铸造精美,构思巧妙,成为当时开拓精神的象征,是我国青铜艺术中的杰作,1984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东汉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东汉铜奔马的造型方式,实际上沿用了通行于当时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但它不同于近现代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一种程式化的创作模式,在形态上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造型,并且在马足下加上鸟形物以支撑稳定,这是一种创造。整体上看,东汉铜奔马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东汉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汉朝***给马立“口籍”,武帝作《天马歌》,马在各种场合被神化和奉颂。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汉代的“车马出行仪仗队”和“出行图”在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上是常见题材。铜奔马别具一格,与其他车马相互衬托,体现了墓葬随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汉代开拓疆域,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根据河西汉简的记载:马被广泛地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民族和亲等方面。史料记载,汉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乌孙马,马在汉代可谓战功赫赫,功绩卓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名著作品赏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奔马 汉代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