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上出使西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上出使西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简述张骞通西域路线?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是:
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陇西——长安。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唐朝去西域的路线?
在谈唐朝如何出使西域之前,先给大家谈一下西域的大致范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西域的记载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比较出名的就是“楼兰”、“龟兹”之类的“西域三十六国”。像“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之类的唐诗讲的就是出了这两关,你就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出国了,而这群外出游学、公干的诗人就是分别从民间和官方层面对西域进行出使。
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西域和中原的交流一致源源不断,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打开了大汉与西边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商品贸易的繁荣,因而汉武帝特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而唐朝更是一个对外交流空前繁荣的朝代,当时的长安可以算得上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各色人种云集。而唐朝为了加强和西域的国家的控制和交流,特设置了羁糜性质的都护府、都督府和羁糜州。而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对强大的唐朝都是附属和蕃国的关系。
所以,用今天的话讲,那个时候的西域对大唐是不设防的,对***的子民是“免签”的。而题主所谓的“出使西域”用今天的话来讲,在官方层面,就是一种外交行为。而***的外交体质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基本上把西域所有和***有外交关系的国家纳入自己的外交体制中,更是给不同的国家设立了不同的外交等级。因而在出使西域的时候可以算的上畅通无阻,“天使”所到之地,也是百姓夹道欢迎,国王隆重对待。官方层面的沟通也带动了民间的相互往来,因而当时很多的“文艺青年”觉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纷纷用脚步丈量西域的土地。
由于唐朝当时国力的强盛,民间使团和商人在西域诸国出使的途中总会享受很多优待,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意。比较著名的就是“唐僧”了,而小说《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悟空也被证实“确有其人”,当然不是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他是唐代的一位僧人,也曾出使西域取经。
繁荣的***已经离我们而去,西域古国也大都烟消云散,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张骞出使西域故事完整?
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举世称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上出使西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上出使西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