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河西走廊汉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河西走廊汉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理名词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於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於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兰州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和敦煌(瓜州)。民族上居住著汉、蒙古、裕固、藏等民族。自汉朝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以来是内地连接新疆的重要通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
河西走廊是指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狭长地带,主要位于甘肃省西部和新疆***尔自治区东部。该地区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缺水少雨,气候干旱,地势低平,大部分为戈壁和沙漠。
河西走廊,地处甘肃省西北部、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一个呈北西—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又形如走廊,故名河西走廊。
它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数公里。主要涉及甘肃省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为武威市。
两汉河西走廊的总土地面积有多少?如何获得此数据?
河西走廊(The Hexi Corridor)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南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兰州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称雍凉之地,古凉州雍州的属地。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战国先秦时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领建城池。在公元前1年已经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后汉武帝刘彻初设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后武威郡分张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其并入中华版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长安,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走廊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很多帝王、大将出自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大将西凉马超、大理段氏皇族、草圣张芝都出自河西走廊。
别 名
雍州、西凉、凉州
张骞出使西域哪里进入河西走廊?
武帝建元二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开始于陇西(今甘肃临洮),经河西走廊出行,后来被匈奴俘虏,经过10年才逃脱,逃脱后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大月氏是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削弱匈奴。
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河西走廊汉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河西走廊汉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