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谈中国历史夏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简谈中国历史夏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商、周为什么存在好几个世纪?
文献中的夏大概是四百多年,商大概是六百多年,周大概是八百多年。再具体一点,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果,夏朝是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是前1600年—前1046年年,西周是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是前770年—前256年。虽然夏商周断代工程饱受争议,比如夏朝存在就一直有人怀疑。但是我们就拿周朝来看,比起后世王朝也久得多。后世的王朝比较长的,唐、宋、清是两百多年,两宋三百多年,两汉四百多年。
之所以三代比后世更长,应该还是社会形态的原因。我们知道,直到战国以前,夏商周三代都是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的主体是氏族而不是个人。比如周天子既是天子,又是周王族的族长,还是天下姬姓的大宗。族人本身都是士兵,有保家卫国的义务,个人不能脱离氏族生存,如果遇到外敌,只能全力以赴作战。而且氏族内部存在一定民主性,所以决策一般来说比较理性,这样的社会结构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
另外一点,就是王往往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我们发现商朝的甲骨文集中在殷墟,其他地区出土比较少,这很可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文字只有殷商王族才掌握了。这种情况可能到西周也没变化,比如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就认为,西周只有天子掌握青铜冶炼技术和文字。在这种情况下,王族和氏族的关系当然就更加稳定。
另外,所谓三代王朝,其实都不是大一统王朝,而是最大的一个氏族作为盟主,而其他的大小氏族作为盟员,所以所谓的“王朝”其实就是争夺盟主。但是当时人少地多,根本不存在***匮乏,所以在盟主没有明显实惠的情况下,一般诸侯、氏族也不会非抢这个位置不可。这就是平王东迁后,周王朝还能维持数百年的原因。实际上东周诸侯早就比周天子更强盛了。
总之,三代社会比较稳定,主要是较低的生产力和较稳定的氏族社会决定的。
感谢阅读!
夏,商是以血缘为关系的单一民族国家,是从氏族社会到国家的过度。
夏商时期,在中原大地上,除了它们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后来建立周的姬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由各自民族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区域,虽然在各自边界处会有些许摩擦,但是总的还是长期共存的关系。它们能够存在好几百年也就是这个原因。毕竟当时人口不多,生产力低下,又已经有了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可能也不需要去争夺其他民族的地盘。
到了周朝,又分东周西周。西周的分封制,各个诸侯有自己的地盘,前期相互的摩擦很少,即使有,也在周天子的协调下解决,而且他们的力量也无法威胁到周天子。
到了东周后,周天子统治力下降,各个诸侯通过兼并进一步强大了,他们才有推翻周朝、统一天下的野心。周朝被秦朝替代。
百年一世纪!
夏朝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治水,定九州的大禹儿子启建立。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开始,夏朝大致存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之间,传了十四代,十七后(在位称后,去世称帝),共约471年,也就是四个多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末年,统治日益腐化,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约五个世纪。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历史久远,缺少记载,无法考证。约存在八个世纪。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这三个朝代,看似都存在了几个世纪,其实只有周朝算是延续时间长的,但东周时期,周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一个世纪是一百年,像[_a***_]也是存在四个世纪,宋朝三个世纪等,但夏商周历史久远,历史记载没有那么详细,许多事情已经无法考证。
谢邀,夏,商,周为什么存在好几个世纪,夏,商周三个朝代 都是奴隶制国家。之所以存在那么长时间,一和历代国主勤修德政是分不开的,二是那时的人都比较迷信,以德政加迷信思想,国家还是治理的挺好的。
夏,是一个很古老的部落,由十几个部落发展而来,在尧舜时期,禹治水有功,取得帝位,把位传给了儿子启,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基本是以禹在位时,执法士,皋陶提出的,君修身,施德政,安民及从政官员具备的九德,什么是九德,一,宽宏大量,严肃恭谨,二,性格温和有主见,三,态度谦和而庄重,四,具有才干,办事认真,五,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刚毅果断。六,行为正直,持简清廉。七,直率亢达,注重小节,八,刚正不阿,脚踏实地,九,坚强勇敢,合符道义。
每天在行为中表现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的去实行,就可以出来做官,官员具备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协助君主处理政务,选拔官员要经过实际行动来考验,陶冶其德才。在职官都是德才出众的人,士大夫们也互相学习效仿,官员们都尽职尽责,德的大小根据官的等级来区分。
夏商周能够存在好几个世纪,和延用皋陶提出的德政,安民教化是分不开的。如商朝的太戊,盘庚,武丁,都是在朝代衰落时,能及时改过以德政中兴的,而夏傑,商纣及周朝衰落都是失德政而亡。
商朝夏朝是同一个民族吗?
因为年代久远,缺少文献资料,夏朝和商朝早期的历史都存在很大的疑团。
华夏文化可以理解为是多元一体的,在同期的中原各地和周边,分布有数量众多的部落。
这些部落有相近的血缘(母系氏族的遗传)和文化基础(图腾),分化为很多氏族,各个氏族在生产上分散而在政治上联合,是建立在血缘政治基础上的原始政权。
一些氏族势力强大后,就夺取了部落大权,代表部落对外交往和征战。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之外,还有东夷部落,九黎部落;在北方,还有惯使刀剑的北方系民族,辽东地区的红山文化也表明那个地方在远古时期也存在数量相当的部落。
(炎黄部落)
这些部落之间经常为领地或***发生战争,文化相近的部落开始形成部落联盟,共同应对外敌,如炎黄部落联盟。战争越打越大,最后部落联盟之间也逐渐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相同心理文化和宗教信仰、价值观基础的族群。
夏朝建立时即是在形成族群的发展阶段,同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同一个族群里的各个民族都正在形成。
夏朝的都城一直没有找到,二里头遗址是否是夏朝都城也不能确认,禹王台是否是真实的也难以考证,但考虑到远古社会农牧未分的生产方式,夏朝极可能形成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因此就不会有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二里岗遗址都可能是商朝早期的都城。
因为商人的生产方式的半农半牧的,有建设都城的需要。这也能够解释二里头遗址里出现了淮夷使用的鼎和西北半坡遗址出现的鬲。因为商人本身出自淮夷,一直向西北方向扩展势力,灭亡了夏朝后,引入了西北部落的器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谈中国历史夏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谈中国历史夏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