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商朝的首都是哪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商朝的首都是哪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商、周分别在什么地方建立都城?
夏、商、周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哪里?这些都城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在历史文献记载,夏朝的首都在斟鄩。在《竹书纪年》中就这样写的,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到夏桀一直都把斟鄩作为首都。它的位置再洛阳。夏都的都城有登封、以及洛阳等地。
夏朝是一个世袭王朝,当时夏朝的统治以今天的河南为中心,向北延伸到河北。南面可以延伸到湖北地区。后来夏朝的首都在巴邑,这个位置就是现在的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431363030山西地区。在后来夏朝就被灭了,这段仅仅在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时间,期间首都不断的迁移。
说完夏朝我们再说商,我们都说商汤,商朝从汤开始,汤原来的首都在毫,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再后来商的首都就迁移到了隞,这个位置就是现在的河南荥阳北。后来又迁移到了相,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再后来首都又迁移到了邢,所谓的这个地方就是河南的温县。在商朝的历史上,一共有五次首都的迁移。大部分都在河南这个地方。
商朝名城?
朝歌,为中国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楚汉战争时项羽所封十八诸侯中殷王首都,三朝古都。
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
商朝首次迁都的原因是?
因为黄河中下游时常发生水患,迫使历代商王不得不为躲避水患而徙其都。
商代都城除殷以外,都紧靠黄河,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不得不依赖于河水进行农业和畜牧业,但黄河又不断泛滥,因而在人们控制自然能力很差的情况下,只有经常躲避泛滥的洪水,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生产和生活。如祖乙所都的邢,就是被河水淹没而圮毁的。
因为黄河中下游时常发生水患,迫使历代商王不得不常常为躲避水患而徙其都。
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地力耗竭,不得不另辟新地域,重新垦殖。
因为商朝的内部矛盾比较多,不利于政权的稳定。尤其是商朝不再在实行禅让制,而是实行继承制,所以每一次权力的交接,就很容易导致朝廷内部的不稳定。
商汤建都在亳,但商朝前期曾先后多次迁都,关于其原因史学界有几种说法:
(1)贵族在旧都太奢侈,迁都是为了节俭;
(2)洪水泛滥,冲毁旧都;
(3)商是游牧民族,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都城也迁来迁去;
(4)商的农业落后,土地肥力耗尽,须迁都换耕地;
(5)贵族之间长期争夺王位的斗争
其中洪水泛滥和贵族间政治斗争的说法较为合理。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因为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国家混乱不堪。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商朝的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迁殷以后,盘庚“行汤之政”,商的统治趋于稳定。直到商朝灭亡,共二百七十三年,商不再迁都,社会经济和文化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定都在亳(今河南商丘),从成汤建国到帝辛(纣王)灭亡,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经600多年。这600多年的前300年当中,商五次迁都。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写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前八”是指商朝建立之前,商族就曾八次迁徙;而“后五”则是指到汤建立商朝以后,又经历了五次迁都。这五次迁都,在古书《竹书纪年》中均有记载,分别是: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商朝的首都是哪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商朝的首都是哪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