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讲解打击匈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讲解打击匈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汉末年匈奴为什么入侵?
东汉初年匈奴内乱,公元48年,日逐王自立,是为新一届单于,他率部降附汉朝,这一支被称为南匈奴,而留在漠北的为北匈奴。
北匈奴在与东汉的战争中接连失利,到了东汉末年,整个中原格局动荡三国鼎立,南匈奴想要趁乱自立,但没想到控制实权管控他们的是曹操,曹操这个枭雄怎么会安心这些异族在华夏大地胡作非为,因此南匈奴想自立也就不了了之。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大患,从周朝到六朝,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原的农耕文明都在和这个草原文明的代表,马背上的民族抗衡。中原大乱时一般就是匈奴兴盛的时代。东周时各国争雄,匈奴趁机屡次南下入侵,这才有了燕赵秦等国纷纷修筑长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李牧守边等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冒顿单于趁机发展实力屡次犯边,将汉高祖围困于白登,甚至还写信调戏吕太后这个铁腕人物。西晋末年国内大乱,匈奴又趁机进入中原,还建立了一些割据政权。东汉末年的时候匈奴为什么没有这么大举犯边呢?
兴平二年,公元
195年,南匈奴有了新的单于——呼厨泉。呼厨泉见中原一片混战,乘机而入,没想到,他们一露头就遇到了曹操。
这一年,曹操很忙。要忙着与劲敌吕布作战,要忙着把汉献帝从长安接到许昌来……可就在这百忙无暇的时候,曹操还抽空与呼厨泉打了一仗。结果呼厨全大败,
并在战败后归顺了曹操。
当然,匈奴人说话向来是不算数的,要不然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多场汉匈战争了。七年后的
袁尚部将高干和郭援,进攻河东,掠取关中。曹操任命凉州军阀马超为司隶校尉,率部征伐。
马超大家都很熟悉了,《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之一,能征惯战。马超出马,呼厨全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匈奴人,主要分布在漠北高原,因其气候干冷,植被仅以草地的形式呈现,从而当地的居民自然而然的以游牧业为生,因生产物资的匮乏,他们的生活也相对简单,逐水草而迁移,以牛羊马为生。
一旦遇到干旱或者自然灾害,漠北的草原失去了人口和牲畜的基本生存保障,这些游牧民族便开始各种迁移,同时开始兼并和掠夺,而刚好,其南边的邻居是物产丰富的农耕社会,有着无限的粮食和金银珠宝可以抢夺,于是乎匈奴南下成了必然的结果。
东汉末年匈奴没有机会入侵。一般来说,入侵的外族大多数都是各自为首,没有统一的阵营,因此力量比较分散。在汉朝的时候,匈奴的势力是最大的,是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团体。但是当时汉武帝为了国家稳定,一心抗击匈奴,在经历了长达数十余年的抗战之后,匈奴势力已经被消灭了很大一部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后来汉朝的后主都将打击匈奴列为首要任务,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连续不断的打击抵抗匈奴,最后团体不断被分化,已经对国家没有了实质性的危害。其中很大一部分匈奴缴纳投降,成为了汉朝的奴役,还有一部分,被逼无奈只得踏上向西的道路,从此以后,匈奴已经不足以成为外族入侵的忧患了。羌人对东汉一直骚扰不断,屡屡进攻但最后都不过一场竹篮打水,东汉始终能够占领上风。其实在匈奴衰败之后,其他外族已经不能够与汉朝进行抗衡了。但是三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尤其是后来声势壮大的魏蜀吴,都是在长期的兼并战争中结下的果实,虽然在汉朝中萌芽,但却给汉王朝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他们的实力是定然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后来愈见壮大,自然造成不少四伏的危机。
尽管在汉末时期,各个诸侯都为自己而战,战争讨伐接连不断,但是他们对于外族的憎恨却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对于边境上的叛乱分子以及野心勃勃的少数民族都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与此同时,他们还延续了东汉的一些规章制度,比如招募少数民族参军,据说当年,曹操旗下有个十分厉害的骑兵队伍,其中以乌桓人居多,在邓艾攻打蜀国的时候,当时在奖赏士兵的过程中,羌族的士兵就有五千人。
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那一部分归附的外族逐渐被分散开来。早在汉朝的时候外族投降依附的事情就已经屡见不鲜了,据说在西汉的时候,那些投降归顺的匈奴又起了反叛之心,这让东汉的皇帝心有余悸,于是不再招抚外族,而是将他们分散开来,将那些已经投降的匈奴都独立开来,这样的话,就没有了聚集的势力,也就不能对朝廷构成威胁了,这种政策被实施之后,成效显著。三国时期各位领导人都十分注重集团内部的发展,各国都实力雄厚。曹魏还多次主动出击,讨伐外族。但是后来西晋被外族所灭,只是因为内部矛盾不断恶化,最后才让匈奴有可乘之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讲解打击匈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讲解打击匈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