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是真的吗

gkctvgttk 1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晓松讲汉朝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高晓松有什么资格谈历史?
  2. 高晓松在晓说中说到刘禅是曹操的儿子,这个说法有依据吗?

高晓松有什么资格谈历史?

关于谈历史,不但高晓松有资格,你也有资格,我也有资格。说白了,谁都有资格谈历史!至于有没有人愿意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首先,国家并没有一个关于谈历史的职业资格要求。不但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谁都可以在那儿嘚吧嘚嘚吧嘚地大谈一通,不犯法。其次,也没有规定说只有最懂历史的人,才可以谈历史。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大概也没有几个人可以谈历史了。第三,谈历史和研究历史是两个概念,对专业素养也没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个人觉得本题的问题改成这样会更好:高晓松的历史谈的怎么样?

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是真的吗-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传统观念里,历史都是枯燥无聊的,跟背课文似的要记一大堆时间人物事件,还要背这些***的历史意义……所以,我读书的时候是很不喜欢历史课的,嗯,历史老师还是一个老头,普通话很是普通,每次听课都昏昏欲睡。

但是,自从易中天三国之后,国人突然发现,原来历史也可以如此有趣。此后出现了一大批用轻松的方式谈历史的人和书,包括高晓松在内。这显然是一件好事,一个民族必须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此处省略一千字)。

但另一方面,这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这些看似轻松的讲述历史的方式,作者(讲述者)会尽量选择有意思的时间,去迎合读者(或者观众),以期吸引他们的兴趣。这样的历史多数是片段式的,不完整的,有的时候这样的断章取义甚至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是真的吗-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谁都有资格谈历史,但不是谁都可以把历史谈好。

高晓松的节目,过去是在头条里偶尔看看别人推送的***剪辑,有些说得还是有深意,后来看多了,就觉得一般般,要坚持下去不容易。

但他不容易的地方,就是坚持。

长相不敢恭维,吐词也不很清晰,但述说一件事还是能说清楚,表达风格独特是一个特点,不是谈整朝整代,而是抓住某个历史片刻,撒豆子似的零零散散,类似于油灯火苗,又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有些闪出了光芒,有些就很暗淡,有些没光。

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是真的吗-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谁也无法保证每句话都说得深刻动人,敢说,在一大堆废话里,也许能蹦出一两句精彩。

谈历史的资格其实不靠学问和专业,而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实事求是胡侃乱谈,偏离史实,或者加上了想象,那不是谈历史,说故事也算不上。

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谁更容易实现?实事求是容易些,历史上发生的事,原本原样说出来不难,难的是正确评价,在正确评价里,最难的是推翻别人已有定论的评价,说出令人信服。

有人说高晓松是美籍华人,这个身份不是谈历史的限制,中国历史外国人谈起来也头头是道,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的过去,这是本土中人难以达到的。

历史是说旧,在说旧中聊出新意,谈何容易。

欢迎关注“史料不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不仅高晓松有资格,所有人都有资格谈。回答问题前我想讲一下我所认为的“当下”。得益于义务教育、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大部分知识变得越来越廉价,草根也有了发声的机会和可能。在过去,读书看报的门槛是很高的。以民国为例,供养一个大学生,家里至少要有40亩上好的水田,所以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因为缺少课外书和辅导老师,能考上大学的孩子必须有过人的天赋。所以,以前的知识追求的是“高精尖”,要引领社会发展,甚至要造福全人类

现在我们几乎听不哪个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只要学生愿意学,就算天赋一般,也能上个三本或大专。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有了获取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后,知识就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要照顾普通人的需求,就必须有一部分人站出来把知识变得有趣、变得通俗。这项工作不需要专家、教授来做,普通人就可以胜任,只要有兴趣,愿意把自己读到的、看到了的分享给大家即可,高晓松恰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谈”历史我想都有资格,只不过你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


有人认为高晓松出身书香门第,有资格;也有的人说他不是历史专业的,没资格;有的人说他讲的历史很新奇,有资格;也有的人说他是搜集的稗官野史,没资格……

我大体看过几次高晓松的***,特别是有些引发广泛争议的一些,比如高晓松谈郑成功是个大倭寇的等等。个人感觉他谈历史的确比较注重反正统反主流的,因为不这样谁还听他的呢?怎么能引发别人关注和兴趣呢?又怎么能赚到钱呢?


个人认为,历史是个很严肃的话题,如果仅仅是三五个人之间的各抒己见谈古论今,那也就罢了。但是如果是公众平台,那就需要有个严谨的态度了。比如大量的训诂考证,大量的史料支撑,大量的学术论证……否则就失之轻狂和肤浅了。

高晓松的出身书香门第,但这跟能否有资格谈历史无关。谈历史必须自身具备一定的态度,比如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去伪存真穷其究竟的求真之心,比如客观辩证的公正之心等等。有些正史未必正,有些野史也未必野。如果自己没有去做大量的研究和考据,那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些存疑性问题提出,启发公众去思考去考证去辩识。如果没有这些素质就去空谈历史,妄下结论,那只能说明他的个人修养和价值观有问题。

个人感觉现在很多这些“讲谈”类***是借助了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的优势,也顺应了某些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但是,还不能说严格意义上的谈“历史”,大概也就跟过去的说书先生差不多吧,但他们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尤其对年轻人的影响。

作为正统的历史教师都需要考教师资格的,更何况是一个面对全国甚至全球观众的“讲谈”类历史专业节目。但是目前这个行业却并没有所谓的准入标准,所以我的观点,法无明文规定禁止,那也就不能说他没有资格。他谈他的,听不听随你。

高晓松在晓说中说到刘禅是曹操的儿子,这个说法有依据吗?

不得不说,各人挺喜欢看高晓松的晓说,里面许多的关于很多事情的思路很奇特,很有趣。就比如今天这个关于“刘禅是曹操儿子的说法”的问题,在节目中,高晓松根据《三国演义》里面的几个故事,赵云长板坡就阿斗,曹操放赵云和阿斗回去,刘备摔阿斗,得出了一个结论,阿斗是曹操的儿子。

当然,除去历史背景不看,只单看这几个故事,高晓松的推理似乎很正确,还原了一个被绿之后知道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居然是对头曹操儿子的愤怒刘备的故事。

不过这个故事漏洞很大,高晓松自己也说过,这些新奇的看法只是他自己的脑洞而已,不要当真。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推理的漏洞在哪儿:

1、历史上根本没有赵云在八十万曹军里面七进七出的故事,也没有刘备摔阿斗的桥段。

事实上甚至曹操当时都不在场,撵的刘备抛妻弃子的只是带着三千虎豹骑的曹纯。后来赵云发现公子和夫人丢了之后,才去寻找。后来找到刘备大部队的时候,有人说赵云叛变,不过刘备只是选择相信了赵云,并没有摔阿斗。

2、阿斗出生的时间对不上,如果阿斗是曹操的儿子,那最起码曹操要有接触刘备媳妇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只有建安二年左右,刘备俩媳妇落在曹操手里。

不过在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前,关二爷就千里走单骑,把两位嫂子给带回到刘备身边了。

而阿斗是在建安十二年出生的,这个时间明显对不上。

所以这个推论,大家笑笑就行,不必当真。

这个只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段子而已,听听就行了,实在当不得真。

1.徐州之战,刘备大败,关羽和刘备的二位夫人被擒,刘备逃亡袁绍帐下。

2.关羽得知刘备消息以后,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起投奔曹操。

3.救阿斗时,长板桥赵子龙七进七出,曹操下令不许令人放箭。

4.刘备见了阿斗就想摔死他。

5.魏军攻破蜀国时,阿斗开门投降,安度晚年。

6.曹操好***。

按照这个逻辑思考的话,那简直是极其合理,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但如果严肃推论的话,此事就是无稽之谈,也仅仅是脑洞一下而已,

关羽被擒是在官渡之战前期,当时刘备刚在徐州自立,根基尚薄,曹操为了避免袁绍刘备两线夹击,于是在建安五年出兵亲自征讨刘备,刘备大败,关羽和刘备的两位夫人被擒。

如果曹操真的和刘备的两位夫人有什么苟且之事的话,刘禅应当是建安五年或者六年出生的。但是事实上刘禅是建安十二年所生,所以仅此一点就可以推翻这个脑洞大开的段子,曹操应该是没有机会染指的,刘皇叔也应该放心了,你儿子还是你儿子,不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小高这个话纯粹信口雌黄,不能随便就把这些奇葩脑洞拿来说的,小高不是历史研究者,仅在音乐和***方面小有名气,他的晓说只是个脱口秀节目。

脱口秀既然是个***节目,类似于相声,还有波波的海派清口,都是以节目收视率和观众的参与度为目的,所有关于历史的谈话都属一家之谈,是建立在***设,个人分析,***大众的基础上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这些节目的共同特点,只要观众喜欢,他们往往会在热门话题中寻找蛛丝马迹,硬塞上自己的个人观点,牵强附会以博观众眼球,来证明自己“知识渊博”。


刘禅(shàn)建安十二年出生于荆州。建安五年关羽被俘,从时间上就对不上号。有人怀疑历史,在网上愣是搬出各种刘禅不是刘备亲生儿子的所谓“证据”,其中一条说关羽与甘糜二夫人被曹操所俘,说曹操好色,尤其好***子之说更是牵强,他们只知道曹操好色,却忘了曹操还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好色也仅对敌人的妻子,这是胜利者对敌人的一种征服欲望。

虽然刘备也是曹操的敌人,但关羽在曹操心目中是一个难得的英雄,是曹操刻意笼络讨好的人才。曹操对关羽的人品以及忠诚仁义是深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岂会做出这种适得其反的荒唐事来?

还有拿刘备摔阿斗来说,刘备摔孩子在《三国志》、《后汉书》里都没有记载。《三国演义》是小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能信吗?即使真有这回事,那也符合当时的背景,古人注重仁义,刘备尤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刘备创业关键时刻差点为孩子而失去一员大将,刘备肯定会生气的,这里的“摔”倒不如说是“扔”更准确,要是真摔阿斗还能活吗?

有人甚至怀疑刘备的生育能力,史书上明确记载刘备有三个儿子,刘禅(shàn),刘备之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成为蜀国后主。蜀灭亡后,被封为安乐公。

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三子。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还有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获,具体死因不详。

虽然刘备和前几位夫人生育的子女较少,在那个战争年代刘备的精神压力是相当大的,其整个前半生基本都是在逃跑溃败中度过的,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行夫妻之事我想也不会有什么兴致。在蜀建国后过上了安逸的生活,虽然年龄大了点,但还是生了俩儿子一点也不奇怪。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虽是后人所写,其中的严谨度绝对是有瑕疵的。但愣是把刘禅搬出来说三道四是非常不妥的,不但没有依据,反而徒增笑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晓松讲汉朝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刘备 历史 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