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商朝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gkctvgttk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2. 铁刃铜钺是什么工具?
  3. 为什么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可以快速发展?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青铜器(Bronze Ware)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商朝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商朝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

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商朝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铁刃铜钺是什么工具?

商铁刃铜钺长8.7厘米,出自商朝时期,1***7年北京市平谷县出土。经化验,该件铁刃铜钺刃部的铁不是人工冶铸的铁,而是用陨铁锻造成薄刃后,浇铸青铜柄部而成。就世界范围而言,人类往往在青铜时代使用陨铁制成兵器或工具,当冶铁术发明后,则不再用陨铁制器。

为什么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可以快速发展?

第一,历史的传承。在中国的历史上,青铜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距今4000多年以前,中华历史上的治水英雄大禹,曾经利用天然的铜矿,铸造了九鼎。从此,中华大地又被称为九州。可见,从那时起,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炼浇筑的记忆。商朝青铜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是与夏朝历史分不开的,也是在前朝青铜冶炼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二,商朝军事实力强大。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为了强化管理,商朝也曾多次迁都,积极对外开疆拓土。商朝的军队,战斗力强悍,商朝的兵器,其制作手法与攻击性能,均高于西周初期的兵器。

第三,文化的繁荣。强大的军事实力,就让商王朝有了足够的实力,获取天下的财富,包括青铜***。由于要经常举行祭祀等宗教活动,高于一般意义上的礼器,就成为商王与神灵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于是,大型的精美礼器,也随着国家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而逐渐大量出现在祭祀、陪葬坑内,包括我们现在的出土的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朝历史上生产的工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商朝 后母 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