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介绍

gkctvgttk 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周朝都城迁徙的过程和原因?
  2. 周朝以前的世界?
  3. 春秋时期迁都原因?

周朝都城迁徙的过程和原因

周朝的两代先王周王季和周文王先后和商朝作战,但均遭失败。周文王将周人的第一个都城建到了更靠近殷商的丰地,称为丰京。周武王为了伐纣方便,又在丰京的对面修了镐京。两座城合起来称为“丰镐”,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就把都城定在丰镐,这也是后来周朝的西都。

周朝的“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又在伊洛之地修建了新都——洛邑,这就是周朝的东都。其实从总总迹象看,周天子此后实际上是在洛邑办公,并未在镐京。

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介绍-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到周穆王时期,由于西戎的猖獗,周穆王才搬回了镐京办公。

到了周懿王时期,由于镐京受到犬戎的威胁,周懿王干脆放弃镐京,将都城搬到了犬丘,并在那里大力发展养马事业。

到了强势的周孝王时期,周孝王和犬戎达成和解,又将都城搬回了镐京。

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介绍-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直到周幽王,都城都在镐京。

周朝以前的世界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华夏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介绍-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意即西部诸侯之长),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1.周以前的商代真实存在的。因为在现在河南安阳殷墟,以及从殷墟中发掘的甲骨文都是活生生的例证(商代在将都城迁徙到殷地以后称“殷”或“殷商”)。

2.至于商之前的夏朝是否存在,还有争议。因为没有可供佐证的遗址文字记载

3.至于夏之前的“伏羲女娲”“炎黄二帝”“三皇五帝”“尧舜禹”等人物朝代是否真实存在,现在仍有截然相反的论断在激烈地争论中。

春秋时期迁都原因?

在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至周成王亲政之间,西周封宗室召公于燕,因封地在燕山,故国名为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在历时八百多年的姬燕历史中,国都前后曾几次迁移,这主要是受东胡袭扰.受齐.晋等国打击

主要原因是一、犬戎之乱自之后,西戎北狄已经熟悉了中国道路,都城的安全已经成了问题,而且王师之败,启了天下慢君之先,天子的威信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

二、自犬戎之乱之后,府库空虚,宫室残毁,京城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繁华与稳定,[_a***_]锐减,而作为陪都的东都洛邑,却是一片繁华。

一可能与山戎侵燕有关。山戎是春秋时期分布于河北北部的古代部族,公元前7世纪时最强,曾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据史载,燕宣侯五年(公元前706年),“山戎越燕而伐齐,齐厘公与战于齐郊”。这次山戎进攻的对象不是燕国,但山戎“越燕而伐齐”,对燕国的威胁不言而喻。燕桓侯即位的时间是公元前6***年,上距山戎攻伐齐国不过10年,因此迁都临易可能存在躲避山戎侵扰的因素。

二 其次跟皇帝意识有关。燕桓侯在位时间凡七年(公元前6***一前691年)。他死后,其子庄公继位,仍以临易为都。燕庄公执政33年,这一时期正值山戎强盛,燕国成为山戎侵扰的主要目标。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对燕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庄公不敌,只好向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桓公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在管仲的帮助下,经过改革,国力空前强盛。因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燕国请求。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反攻。“遂北伐山戎,令支,斩孤竹而南归”。令支,又作离枝,在今滦县、迁安一带。令支、孤竹位于今冀东一带,是山戎势力的重心地区,齐桓公北伐山戎,进兵令支、孤竹,挽救了燕国的危亡,燕庄公对此非常感激,不惜优礼相待,《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曾记下了这一戏剧性的细节:“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

三 还有燕庄公的推动原因。优礼换来了齐桓公的慷慨赠地,不失为燕、齐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对齐桓公所割之地,燕国曾经筑城以示纪念,后世称为“燕留城”。《史记正义》引唐《括地志》称“燕留故城在沧州长芦县东北十七里,即齐桓公分沟割燕君所至地与燕,故名燕留。”唐代的长芦县在今沧州市,燕留城位于长芦县东北十七里,说明燕庄公时期燕、齐两国的分界线在沧州市东北一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周朝部落迁徙历史背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周朝 燕国 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