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题目 商朝是我国青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题目 商朝是我国青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青铜器最早作为食器还是礼器?
青铜礼器,是古代礼器的一种。西周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
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例如鼎原来是炊器,后来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
按照礼制组合成的所谓“列鼎”,何休注《公羊·桓公二年传》:“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是奴隶主统治权威的象征。礼器的这种功能,在奴隶制繁盛时期最显著。
随着奴隶制度的衰微,“礼崩乐坏”,青铜礼器逐渐失去了这种作用。
中国青铜器最早作为食器,也作为礼器。
商朝时候的代表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技术高度发展,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时代特点,商代青铜器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礼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具等。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青铜器(Bronze Ware)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商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器在商朝广泛使用了吗?为什么?
青铜在当时比较贵重,因此只是王公贵族才用得起,是做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商朝当时社会主流的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陶器制造水平达到了此前任何朝代所没有的一个顶峰。目前考古发现已经挖掘出了大量的商代陶窑遗址和一些制陶中心遗迹,通过对这些遗址的研究分析,考古学者们认定商代陶器制造兴盛,规模庞大,制造种类众多。
商代青铜器没有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当中。
1、青铜器很昂贵, 往往是国君祭奠的时候***用,老百姓使用不到的.
2、青铜器没有大规模的降低成本,农业生产老百姓是用不起的。
3、当时的工艺也不行,青铜器是合金为主,强度不适合用于农业生产。
3、农业本身的生产流程并没有意识到金属工具对农业产量增长的具大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题目 商朝是我国青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题目 商朝是我国青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