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夏商殷墟

gkctvgttk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叫殷墟不叫商墟?
  2. 夏商周时期的时间轴及标注都城?
  3. 夏朝的都城在哪里?夏朝有哪些历史?
  4. 盘庚是否迁都于安阳殷墟?

什么叫殷墟不叫商墟?

夏朝方国商国君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

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夏商殷墟-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夏商周时期的时间轴及标注都城?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都阳城、斟鄩)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都城毫、殷)

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夏商殷墟-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6年,都镐京、雒邑)

在夏商周三代长达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中,这三个王朝的都城屡次迁徒。这些都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它们是:

夏都:登封、禹州洛阳、安阳等。

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夏商殷墟-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商都:洛阳、郑州、安阳、等

周都:西安、洛阳

一、夏朝

1、建国时间:约前2070年

2、建立者 :禹

3、都城:阳城

二、商朝

1、建国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 :商汤

3、都城:在亳建立商朝,后迁到殷

三、周朝

1、建国时间:前1046年

夏朝的都城在哪里?夏朝有哪些历史?

如今,对于夏朝的争论确实是有增无减,特别是关于夏都的问题,不光是网络上网友们众说纷纭,就算是在学术界,也颇有争议。

就算是对万众瞩目的二里头遗址的性质判定,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如果按照之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来看,二里头就应当是夏都无疑。

但是随着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在二里头遗址并没有出土人们所期待的,能够直接证明其就是夏都的文物证据,因此,对二里头是否是夏都,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当然了这也只是出于学术研究的严谨而已。

而在后来,山西的陶寺遗址,陕西的石峁遗址相继被发现,关于夏都在哪里的问题又一次成为热点。

更有说法认为,远离中原地区千里之外的蜀地三星堆,才是真正的夏都,至于有没有可能性,应该是有的,毕竟大禹就是出自我国西部地区,如果是,那三星堆也只能是夏朝第一个都城。

个人认为,夏朝的都城可能并不是只有一个,而很可能是像后来的商朝一样,经历过多次的迁都,所以二里头应该是夏朝中后期的一个都城遗址。

至于夏朝早期的都城,或许就在陶寺,因为二者年代十分符合,至于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出土能够直接证明夏朝存在的文物。

个人认为是因为那个有丰富文字性文物的夏都遗址还没有被人们所发现,夏朝都城应该不止一个,所以那个类似于殷墟遗址一样的夏朝都城,应该还沉睡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没找到不等于没有,商朝总不可能是凭空出现或形成的吧,总有个继承发展吧。以前总说在甘肃、河南、陕西,估计找错了,大禹治水的路径应该可以参考一下,估计在河南和湖北交界处或南阳一带

夏朝应在陕西以西,青海以东,大禹治水前,中国虽很大,但能让人居住和繁衍发展的地方只有西北了。西北往东都是洪水涛天,很少有能让人生存的地方。所以夏朝不在青海就在陕西或宁夏。在五十多年前,在青海都兰县发现了大型墓葬群,后传说是夏王朝的王族墓群。但结果到底怎样,专家没给出准确回答。但根据《西王母传》来看,黄帝就生在青海崑仑圣地,炎帝生在陕西或山西,他们建立的王朝可能就是大西北区,所以说夏朝应在青海或陕西。

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分相似。

盘庚是否迁都于安阳殷墟?

盘庚迁将国都迁至现在的河南安阳市,是商朝历史上的第5次迁都。盘庚迁都在商朝是一件大事,对商朝有很大的影响。殷即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盘庚迁都之后,社会日趋安定,商朝出现中兴的势头,以后200多年,商朝都没有再迁都。所以后世又称商朝为殷,或者殷朝。关于盘庚迁都安阳的真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证实:

一、盘庚迁都安阳的历史必要性

商朝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建立,到公元前1050年灭亡,历经17世31王。盘庚是商代第20位[_a***_]。在盘庚迁都之前,因水灾和帝位争夺,商朝已迁都4次。盘庚即位时,朝廷政治比较乱,社会很不安定,于是他决定再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盘庚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耐心地劝人们说:“我们迁都是为了天下安定,跟朝迁移的,会受到表彰。不相从的会受到惩罚。”于是盘庚带着大部分臣民向北迁到北蒙(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称新都为殷。据史书竹书纪年记载:“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

二、盘庚迁都安阳的考古发现

清朝末期,学者王懿荣发现了殷商的有字甲骨文,但不知出于何处。1906年学者罗振宇确认甲骨文出于河南安阳市小屯村。据统计,从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10万片以上。面对殷商遗址被破坏的情况,民国***决定对安阳市小屯村进行科学发掘。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的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甲骨,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证实了安阳小屯村附近就是盘庚迁于北蒙的都城殷。殷墟的科学发掘成果震动了中外学术界,也使其成为世界闻名的古代文化遗址。

三、盘庚迁都安阳对后世的影响

盘庚迁都安阳后,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商朝建立之初,汤非常重视发展生产,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同时他还重视讨伐无道,极力扩大地盘。商朝的疆域要远远大于夏朝,其中心地区在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北南部。其四疆东达于海滨,西至今陕西,北到今河北,南达今湖北。商族本身包括许多氏族部落,如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时氏、萧氏、黎氏等,又把许多诸侯纳入其统治之下,因此其实力已大大强于夏朝。

商朝从汤到盘庚时,其政权已经历了三度衰落、四度复兴。与此同时,商的国都也经历了5次迁徙。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商朝在此期间的迁都情况是:中丁迁于嚣(今河南荥阳附近),河亶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庇(今山东郓城附近),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盘庚最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自此之后直到商亡没有再迁过都。

其实商族在灭夏之前,就已经至少有过8次的迁徙,正式建立商朝之后,又迁徙了5次,而这两个阶段迁徙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建立王朝之前的迁徙,主要与躲避水灾和扩展势力范围有关,而建立王朝之后迁徙的原因,学术界研究更多一些,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商代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因地力耗竭而迫使其不得不进行迁徙,即迁到地力肥沃的地方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调整贫富不均,扭转商朝衰败的趋势。其中坚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多一些。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看,从中丁到盘庚,因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导致了九世衰乱,而五次迁都也正好发生在此期间,恐怕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从盘庚迁都时颁布的诰命《盘庚》的内容看,其中反复强调一些贵族只知聚敛财物,嬉戏享乐,为私利而反对迁都。可以看出贵族争权夺利导致了政治***为了扭转衰败继续发展下去,而不得不迁都很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殷墟遗址历史信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盘庚 夏朝 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