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朝六百年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商朝六百年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商朝国祚多少年?
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历三十一代王,国运600年。
是继夏朝后中国历史上第2个国家政权,在中国里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后世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根据史书记载,商族是古高辛氏后裔,时代居住在中国黄河流域下游地区。
在夏王朝中、前期,由于夏朝国力强大,商族臣服于夏朝,成为附属与夏王朝的“方国”(灵云注:即后来的诸侯国)。
商朝有多少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汤率军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建立商朝,经历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大的阶段,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了500余年 。商朝的皇帝分别是: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
整整600余年,在纣王登基后前期时还是正清民和颇有武德,后因纣王宠幸妲己,沉迷于女色不理朝政,昏庸无道,亲小人远贤臣,横征暴敛,大肆建筑鹿台,摘星楼等大型建筑,导致各地诸侯国纷纷举旗造反,后被东周武王伐纣所灭,纣王自焚于摘星楼,商朝正式亡国!
商朝有554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商汤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商族在灭夏前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此时商族内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剥削等现象亦早已产生,但相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来说要宽松、缓和得多。汤亦注意取得国内的拥护和支持。
商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
商朝,又称殷、殷商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bó)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后由于频繁征讨东夷造成国力空虚,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灭亡。
商朝迁都是什么时候?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百年。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
商朝历史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都城屡迁。汤最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市)。
其后五迁: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盘庚迁殷,在商朝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从汤至阳甲,传十代十九王,约三百年,为商朝前期。在此之后,从盘庚至纣,传八代十二王,凡二百七十三年,为商前后期时间。
关于商朝迁都的史料十分缺少,我们现在能了解到的最早是在《尚书》中的《盘庚》三篇里:“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大意就是殷人迁都很频繁,商朝初期迁了八次,商朝后期迁了五次。
从《史记》可知:商朝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覆灭。这与《竹书纪年》称商朝“用岁四百九十六年”相距不远。
按现在史学界的分法,商朝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为第一阶段,称为早商时期。这一时期商朝频繁迁都,先后有亳、嚣、相、庇、奄等。
盘庚迁殷之后至商朝灭亡为第二阶段,称为晚商时期。自盘庚登基将都邑从奄迁徙至殷后,商的都邑还可能有过小范围内的移动,也可能出现过两都并存的局面,但基本上都是以殷为都邑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六百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朝六百年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