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综合国力夏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综合国力夏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人们常常以夏商周并提,商朝区别于夏朝与周朝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拥有强大的军队,震慑蛮夷,被我们成为暴君的帝辛在牧野之战时竟然能在朝歌附近迅速组建起一支二十万的部队,虽说最后还是败在了周与其他诸侯的联军之手,但是足可见其军事实力。
夏朝之后是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夏商周时期,战争的规模有多大?
直接上结论:夏朝时期,最大战争规模以数千人计;商朝时期,最大战争规模达1万人左右;西周时期,最大战争规模可以达到数万人。
先来说夏朝(前2070-1600年)。由于历史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推测大概情况。夏商时期,战争的主要作战人员是贵族的亲兵卫队和临时征集的本族平民,以少量亲兵卫队是军队核心。在夏朝时已经出现了车兵和步兵两类兵种,但还没有骑兵。少量车兵只限于贵族亲兵使用、步兵是夏代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使用石质、木质和骨质兵器作战,直到夏朝晚期才出现极少量青铜兵器。据现代学者估计,夏朝时人口约250万,若按照商朝的人口和军队比例(700万人口:3万军队)推算,则夏朝时期的全国军队仅1万人左右。若我们将地方驻军排除在外,那么夏王一次战争中可动用的最大兵力不过数千人。
再来看商朝(前1600-1047年)。商朝时,王室军队已经建立起正规编制,其中最大的编制为“师”,但作战核心仍然是王族和其他贵族的亲兵。和夏朝一样,商朝军队同样由车兵和步兵组成,使用青铜武器的比例高于夏朝。除了王室直属部队之外,商朝还有两类临时部队——地方氏族以及属国武装,常备军数量不多。商朝全国的军队数量也显著高于夏朝,前1200年左右的商朝全国人口约700万、其中有3万军队。从甲骨文记录来看,商朝时期战争较普遍的规模也在数千人左右(如,鸣条之战中商汤的军队即为6000人)。而最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武丁时期,在商朝征讨羌方的战斗中,商朝统帅妇好部下有1.3万人。卜辞记载如下:“辛巳卜,贞妇好三千,登旅一万,呼伐羌。”
最后是西周(前1046-771年)。西周兵制与商朝相似而有所发展。西周军队中只有少量的近卫军,其余大多是兵农合一军队。西周王室直接统领的军队有两支,即所谓“西六师”和“殷八师”,按“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这一编制计算,西周时一师2500人,则这十四个师的总数在3.5万左右。周公东征后又将“殷八师”改设在成周洛邑,即“成周八师”。此外,西周王室还有数千精锐的“虎贲军”,总计约4万人的直属军队也成为巩固西周统治的中坚力量。此外,从属于西周王室的地方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军队,平时守卫领地、战时奉命出征,作为周王室的仆从军作战。按照定制,西周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为:大国三师(7500人)、次国两师(5000人)、小国一师(2500人)。若我们将王室部队和地方部队的数量考虑在内,可以估计出西周时期的最大战争规模在数万人左右。
夏、商、周(指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的三个王朝,有了政权也就意味着有了真正的军队。而进行战争的目的一是为了包卫自己的部落和国家,二是掠夺对方的奴隶和生产物品。
夏朝的历史主要源于传说,尚未经过正确考证。而商朝则有了大量考古发掘的实物和甲骨文作证。从这些记载看,商朝曾经无数次出兵征伐其他部落,商王武丁和商纣王在位时为次数最多、兵力则最多,规模最大时均达到1万余人。
当商纣王全力向东方开疆拓土时,西面的诸侯周武王姬发联合数百个大小诸侯合兵五万余人(周军约3000人)突然向商王朝国都——朝歌发起进攻。商纣王因为主力部队出征在外,国都空虚,情理之中把几万名奴隶武装起来迎战诸侯联军。双方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展开了一场进入奴隶社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投入兵力达10余万。最后以商军倒戈、商纣王***而告结束。
牧野之战后,商王朝土崩瓦解,周朝建立。
周王朝建立后实行诸侯分封制,按照《周礼》,军队最高编制为军,每军编制1.2万人。王室拥有6军,大国拥有3军,二等国拥有2军,拥有1军。对外战争都是以中央的名义***各地诸侯共同举兵,规模最大的应该是周朝初期的周公东征,动员东方大国齐国、鲁国,仅齐国就出兵2万人,加上王室和鲁国军队,总兵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自此以后100多年直到周厉王的历代周王总要出兵讨伐国外戎狄部族及国内不听话的诸侯。但战争的主要目的只是显示兵威而不是武力征服,规模最大不超过万把人。
但是在朝代更迭的时候,战争最为惨烈,也是当时最大规模的战争。
“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暴君,不管是否属实,“夏桀”都给商朝的崛起提供了便利条件。关于“夏桀”的传说最为残暴的则是“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意思就是夏朝的百姓愿意与夏桀同归于尽。
在时机成熟以后,商汤终于决心发动讨伐夏桀的战争,也就是“鸣条之战”。
这一战以商汤的军队为主,各“方国”军队为辅,总共有“良车70乘,敢死队6000人”。这一战最终以夏桀病死、夏朝灭亡而告终。
在商朝初期,人口大约达到了200万左右。
商朝末年也出现了一位暴君“帝辛”也就是“商纣王”。纣王留下的恶名有很多,沉湎酒色、穷兵黩武只是非常轻的,还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传言更加突出了纣王的暴君形象,最终造成了周朝的崛起。
说纣王穷兵黩武确实有一点夸张,但是长年的征战极大地消耗了商朝的军事实力,以至于没有充足的兵力抵御周朝的“偷袭”。
这个说来有趣,夏朝因为实在是出土文物太少,很难推断夏朝的作战模式,我们就只能说一说商周时期的战争。
先说一下商朝,首先商代的中国是没有马拉战车的,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没有使用马匹。而且当时的黄河流域的气候是这个间冰期最温暖的时代,温暖到北方有大片的竹林,有大象有犀牛,因为黄河流域的亚洲象体型较小,因此被称作“黑猪”。此时中国的士兵普遍是不披甲的,贵族的盔甲以犀牛皮为最佳。
耕地除了牛耕还有象耕,但是并不流行。根据《吕氏春秋》里面记载“商人驯象,为虐于[_a***_]”说明了商代存在少量的象兵(是不是有点刷三观)。作为主战武器,通常为弓箭、青铜钺、青铜矛、短戈和棒子。
因为对青铜器运用的熟练,因此对当时的周边部落是有碾压实力的。
再说一下周朝,周族始祖传说是射太阳的后羿,位置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一代,与今天不同,当时的黄土高原是一个水草丰盛适宜耕种和放牧的好地方。最主要的一点,这也是中国与外界文明交流的门户,从赫梯人发明了战车之后,随着商业的交流,战车流传到了周族(虽然根据《滕县志》记载,中国夏朝就有了轮子,但是一直没有用于军事用途)。周族有了战车,再加上对马的驯化,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正赶上纣王时期的商朝四处平乱,而商纣王本人也是逆时代而行,不用贵戚旧臣,不留心祭祀,不敬神,弄得***民怨,诸侯骚动。于是武王伐纣,与商朝相比,周族的甲胄多为牛皮,用长戈,持大盾。凭着技术上的优势,周族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至于军队数量,根据卜辞记载,商王武丁时期,军队分左中右三师,每师约3000人,商王出征时最多一次出兵数量为一万三千人,所以商朝军队总员额应当在5万以内。西周军队的最大建制仍为师,金文记载,西周军分西六师和殷八师,共14师,每师仍约3000人,计4万2千人,如果算上诸侯军队和拱卫王都的虎贲,兵员总额超过10万。武王伐纣时期,周发兵45000,战车300,虎贲3000(大斧兵)。纣王的军队数量可能略多余周武王,但是因为不得贵族人心,倒戈的比较多,因此失败的很快。另外提一点,周朝的军队只有贵族和农民,贫农和奴隶是不服兵役的,这倒是和同时期的罗马、斯巴达一样,属于一种维护贵族权益的手段(保持贵族和土地拥有者的武力才能防止下层人造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综合国力夏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综合国力夏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