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周朝之前没有记录历史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周朝之前没有记录历史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周朝有文字记载吗?
西周春秋的主要文字资料是「金文」,此外,还有一些青铜器常用於祭祀先祖,系宗庙常器,旧称「彝器」(彝者常也),故其上之铭又有「彝铭」、「彝器款识」、「彝器文字」等各称。
然而铜器不仅仅用作宗庙常器,钟、鼎二类也并不能包涵全部有铭的铜器,所以近代转而***用比较确切的名称,通称为「铜器铭文」,简称作「金文」。
有文字记载
商朝有甲古文,金文。周朝有金文,春秋战国各国自有自己的文字。 第一朝代夏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有争议)我国第一个有同期文字记录的朝代是商朝。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周朝有青铜铭文(金文)及石鼓文,其风格或苍劲古朴,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如侯马盟书,刀锋笔痕明显,转折顿挫有力,线条粗细略有变化,入笔出笔形成蚕头,有人称之为 蝌蚪书 ,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玺印文字为后来的印章篆刻艺术提供了最早的典范。
周朝以前的世界?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华夏族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意即西部诸侯之长),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
1.周以前的商代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现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以及从殷墟中发掘的甲骨文都是活生生的例证(商代在将都城迁徙到殷地以后称“殷”或“殷商”)。
2.至于商之前的夏朝是否存在,还有争议。因为没有可供佐证的遗址和文字记载。
3.至于夏之前的“伏羲女娲”“炎黄二帝”“三皇五帝”“尧舜禹”等[_a***_]和朝代是否真实存在,现在仍有截然相反的论断在激烈地争论中。
有没有记载周朝历史的书呢?
想了解周朝的历史,推荐四本书:《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和《史记》。
第一部《春秋》,《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
第二部《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又被称为《左氏春秋》。
第三部《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第四部《史记》,号称史家之绝唱,编撰者为司马迁,其中对夏商周时代有涉及和记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周朝之前没有记录历史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周朝之前没有记录历史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