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历史使用工具,商朝的工具

gkctvgttk 1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朝历史使用工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商朝历史使用工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2. 商代三大手工业指的是什么?
  3. 先秦时期新餐具?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朝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商朝历史使用工具,商朝的工具-第1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青铜器(Bronze Ware)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商后母戊鼎。

商朝历史使用工具,商朝的工具-第2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商朝历史使用工具,商朝的工具-第3张图片-历朝在线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

商代三大手工业指的是什么

1、冶金技术

商周时期青铜冶炼鼎盛,司母茂大方鼎和四羊方尊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最高水平!

2、制陶业

新石器时期开始制作陶器,到了商代,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流程!陶器也是广大群众的生活用品!

3、丝织业

四五千年前开始养蚕缫丝,商朝发明了织机,提高了纺织的效率!达官贵人都以丝绸作为衣物!

商代三大手工业指的是繁荣的制陶业、青铜器制造业和纺织业。商代的制陶业很发达,有灰陶、红陶、黑陶和少量精美的白陶;种类样式繁多,质量坚硬细腻 ,刻纹美观规整。商代的青铜器制造业,生产兵器、礼器,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品。商代的纺织业与农业有密切关系,品种有桑、丝、帛、屯。商代的丝麻纺织技术是相当高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秦时期新餐具?

先秦人民,为了更方便的进食,便在先前餐具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箸”,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筷子。根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记载

“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说明筷子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不过最早的筷子仅是作为一个捞菜的工具使用,比如汤里面有菜,人们才会使用筷子去捞,而吃饭还是使用匕作为主要的进食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加工铸造业的快速发展,餐具的形状样式也形成各种各样的变化,骨制品,木制品,竹制品,青铜制品,陶制品更是层出不迭。尤其是木制品在当时极为流行。而为了更好的装饰这些木制品,人们还发明了漆器工艺。便是在木制品上刷上五彩斑斓的天然漆,使其更加色彩艳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朝历史使用工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朝历史使用工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后母 商朝 青铜器